许子东忆刘以鬯:他是香港纯文学无可争议的代表人物

正在进行的第29届香港书展日前特设追忆香港“文坛宗师”刘以鬯的讲座,刘以鬯太太罗佩云、出版刘以鬯15部作品的获益出版社社长东瑞等出席。

 

主持讲座的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认为,刘以鬯是五四现代文学与香港文学的桥梁;他立足香港,在雅俗之间挣扎,坚持创作纯文学;他发现西西、也斯等大批作家;从他开始,香港文学的主流就是现代主义,他是像金庸一样重要的作家,是香港纯文学无可争议的代表人物。

 

讲座开始前,许子东接受中新社专访,讲述他与刘以鬯的人生交集。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子东受邀编辑《香港短篇小说选》,当时他决定先向几位比较权威的作家寻求意见。

 

“刘以鬯是我第一个找的。因为他最有代表性,香港文学最有代表的两个作家,一个是金庸,一个是刘以鬯。”许子东认为,华文社会来讲,香港文学真正的特点、真正能够站得住脚跟的部分,一个是武侠小说,一个是专栏散文。但香港也有自己的纯文学,文艺小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刘以鬯。

 

香港岭南大学在2014年举办刘以鬯研讨会,很多香港文学研究者参与,时年95岁的刘以鬯和其太太也有出席。许子东说,由于刘以鬯听力不太好,所以出席各类会议和活动时,他都是与太太罗佩云一起出现。许子东初次与刘以鬯见面,就在其创立的《香港文学》办公室用上海话聊了三、四个小时。“真人印象很好,他也很亲切,因为他没有那么多机会讲上海话。”许子东说,那场对话中,刘以鬯讲得最多就是依靠文字在香港谋生的挣扎与困境。

 

“这种专门为作家开的研讨会极少。”许子东说,一般来讲,作家去世以后也不见得有这样的待遇,作家在世的就更少。在他印象中,岭南大学只在2000年左右为张爱玲举办过研讨会。

 

许子东表示,香港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其主流为商业化的娱乐文学,所以金庸做代表是理所当然,刘以鬯代表的是香港文学的支流,这与内地和台湾相反,在那里通俗文学才是支流。香港纯文学一直有困境,他们的价值之一也是在困境当中生长、一直存在。

 

在当天的讲座中,许子东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说,刘以鬯当年一天要写十几个专栏,他记得清这本杂志是付房租,那个专栏是付电费水费,不能搞混,余下的时间再写自己的纯文学小说。

 

不过,他也认为,作家其实有两个生命,人不在了作品都在,并且作品的生命刚刚开始。他相信以后会专门有人研究刘以鬯,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而他作品的生命力将会持续存在下去。(中新社电 记者 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