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都有一所田家炳中学”——记香港慈善家田家炳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8-07-12 10:50:07 | 来源: 新华网 |
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与世长辞,享年99岁。消息传来,海内外各界纷纷表达对这位伟大慈善家的哀悼。万千追思,化为一句最简洁但却最令人动容的话——“我们的家乡都有一所田家炳中学。”
据田家炳基金会统计,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
因为在助学兴教方面的贡献,田家炳曾获得过“感动香港十大人物”“爱心奖”等奖项,并被授予香港特区政府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捐出八成财产办学:襄助公益让我感到幸福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这正是田家炳一生的信念。据悉,他80%以上的财产都用作教育慈善,捐资数目高达十多亿港元。
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在事业上刚刚小有成就的田家炳就开始在香港东华三院、博爱医院等多家慈善机构担任要职,推动社会福利教育工作。1982年,田家炳决定捐资创办田家炳基金会,专事捐办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等公益事业;上世纪八十年代,田家炳在家乡兴建的广东省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启用,其后基金会开始大规模捐建各省区市师范大学的教育书院和田家炳中学。
田家炳曾说:“我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捐款。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有书可读,感觉是毕生最大的寄托。”
老人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内地网友、田家炳学校毕业的校友纷纷留言表示哀悼:“高中就叫田家炳中学,老先生一路走好”“毕业于内蒙古田家炳中学,十分感恩”“眉山最好的高中就是田家炳高中,感谢田老先生发展教育”……数百万条留言,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田家炳最真挚朴实的感恩之情。
最慷慨却最简朴:租房住的香港富豪
租住公寓、没有专车、自带水杯、一身西装穿几十年……与对教育事业的慷慨解囊相对照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简朴生活。而最令香港市民感怀敬佩的是,这位香港知名的实业家,晚年居然是租房度日。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无论是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还是其公司的周转资金都在减少,而各地助学资金的申请又源源不断地送来。这个时候,田家炳下决心卖掉自己住了37年的“花园式豪宅”,改为租房居住。
2003年,田家炳基金会已经超支,但他还是向银行贷款600万港元,资助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2009年,他将名下仅余的4座工贸大厦捐赠基金会,把资金收入拨捐慈善;当时,这4座工厦估值达20亿港元。
租房居住后,田家炳的生活愈加简朴。他保持着每月3000港元左右的生活费,只吃粗茶淡饭。香港媒体形容他是“最慷慨也是最简朴”的富商。
以诚立人、一以贯之的实业家
田家炳不仅是一位慈善家,更是一位为香港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实业家。无论是在慈善还是实业领域,他都恪守“勤俭诚朴、己立立人、以德服人”的原则。
田家炳1919年生于广东大埔县,不到16岁便辍学从商,后辗转越南、印尼等地创业。1958年移居香港开办工厂,伴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起飞,他逐渐成为当时化工行业的领军人物。
在香港创办工厂时,他投身于塑料薄膜这一当时前景并不明朗的实业中,希望能做一项真正推动香港经济的产业,并为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田家炳向世界各地工厂讨教工艺,作精细的研究,十分注重质量,致力于建立起好的品牌。他创立的“田氏塑胶有限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将生产线逐渐北移到内地。
从事慈善事业时,田家炳凡事亲力亲为,以身作则,每到一个学校都会先做报告,并与学生交流,受到学校师生发自内心的热忱欢迎。
田家炳的公益事业是以个人直接捐资的方式进行;他捐巨资却始终自谦“香港普通市民”“做一点小生意而已”;他的简朴更令人难以置信。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堪为田家炳一生的写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 周雪婷)
相关新闻
- 2018-07-11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逝世 香港多所大学表哀悼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