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华: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8-05-21 15:16:01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杨书华(左)与“好莱坞3D之父”、《阿凡达》特效总监恰克·科米斯奇(右)及两度奥斯卡奖得主、纪录片《黄石公园》《大峡谷》导演凯斯·梅林(中),在3D纪录电影《新三峡》开机仪式上。
第51届休斯顿电影节上,杨书华获颁铂金雷米奖。
“从人的故事入手记录时代,讲故事的纪录片,更易走上世界舞台。”在日前落幕的第51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大型纪录影视作品《探秘新三峡》《三峡大坝》分别斩获最佳纪录片铂金雷米奖、评委会特别奖,执导该片的中央新影国际传媒董事长、总编辑杨书华荣获最佳导演奖。
“我们是历史的记录者,我们的记录又将成为历史。”从延安电影团一路走来的中央新影,是唯一拥有国家级历史影像库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从黑白胶片时代起,就用摄像机留下一系列重大的“国家记忆”。对于世界瞩目的三峡工程,中央新影已跟踪记录了22年。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杨书华团队推出历时5年拍摄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回答世人关注的3个问题:为什么兴建三峡工程?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是怎么建设的?建成效果怎么样?影片播出后国际反响强烈,被译成7种语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映。该片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杨书华被评为“纪录片年度最佳导演”。
此后6年时间,作为中央新影国际传媒负责人,杨书华又担纲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重庆市联合摄制的大型高清纪录片《新三峡》的导演。
利用世界语言,讲述三峡巨变;在故事中体味发展与变化,在求证中感受科学与辉煌。这是《新三峡》的艺术追求,也是其价值取向。该纪录片以开放式的结构,通过“坝、水、山、人、景、城、梦”7个分集,用镜头讲述老三峡向新三峡的转身以及三峡地区经过20多年波澜壮阔的移民迁建和社会重组后,展现出的新、变、美。
“三峡与长城是中国最早向世界开放的旅游景点。三峡工程建设20多年来,周边发生很大变化,许多人对此不了解,认为老三峡的景观没有了。”杨书华介绍说,他们此次采用国际上比较前卫的纪录片拍摄手法,以揭秘的形式制作了《探秘新三峡》。通过专家视角、文化视角、传媒视角、国际视角,使关注三峡的人认识新三峡、感知新三峡、发现新三峡。同时还邀请了国际大师加盟,拍摄同名3D记录电影,通过三维技术呈现三峡库区未来10年乃至100年后的前景。
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在手机上观看视频,杨书华团队策划拍摄《新三峡》时,除了长的纪录片,还制作了若干部时长只有5分钟、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微纪录片,叫《探秘新三峡》,通过手机视频推出,扩大传播渠道。
与“好莱坞3D之父”、《阿凡达》特效总监恰克·科米斯奇,两度奥斯卡奖得主、纪录片《黄石公园》《大峡谷》导演凯斯·梅林以及纪录片《钓鱼岛真相》美国德裔好莱坞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等人合作拍片这些年,杨书华的最大感受是:中国纪录片能否走向世界,不独取决于技术,更在于叙述方式——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而真实的记录要想引人入胜,必须关注叙述技巧,即纪录片也要讲故事。讲好一个有戏剧张力的故事,对于纪录片编剧、导演而言,格外重要。
此次参展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杨书华选择《新三峡》中的两集纪录片分别参评不同奖项,展现三峡之新、三峡之变、三峡之美,均获殊荣。“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休斯顿国际电影节主席亨特·托德等业内人士认为,该片聚焦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中国话题,大主题,小切口,从小人物命运切入,向纵深挖掘,由点及面,将三峡变迁娓娓道来,体现了那段历史中的人性光辉与人情温暖,从国际视角回应国际关切,具有很强的受众意识和问题导向。美国同行及观众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和好评,让杨书华备感欣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宏大叙事、解说词先导,不会用镜头语言讲故事,情节缺乏吸引力,没有悬念等,是中国纪录片的软肋。“其实,全世界纪录片都存在这个通病,说教成分多,而带给观众的娱乐有限。”《新三峡》记录电影艺术指导、好莱坞导演凯斯·梅林表示,自己拍纪录片的原则有三个:教育、娱乐和激发提升观众。
“人的故事最吸引人,通过人的活动来见证重要事件,这样观众才会感觉好看。”凯斯·梅林认为,纪录片用“讲故事”取代对社会与自然的呆板记录,通过对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打动观众,使观众关心片中人物的命运,关心事物的发展和结局,在获得审美愉悦中受到教育、提升认知。
“如今,新三峡之美堪比江南水乡,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正如纪录片中那句解说词所言:雄奇险峻依旧在,高峡平湖任逍遥。”据杨书华介绍,《新三峡》历时6年,现在还在打磨,尚未在国内播出,相关领域的国内一流专家基本都参与其中,可谓精心制作。“我们现在把七集纪录片拆开,分别去不同电影节参展,旨在传达一个理念:三峡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共有的自然遗产。”今年3月下旬,其中一集《探秘新三峡》在国际先进动态影像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香港影视展亚洲先进动态影像奖评选中,成为大陆首个“超高清4K+亚洲先进动态影像技术长篇影像银奖”得主。
杨书华说,休斯顿电影节虽不及奥斯卡及戛纳电影节著名,但它历史悠久,超过半个世纪,国际化程度较高。近年来,美国看好中国电影市场,休斯顿电影节组委连续4年组团到中国推介,门槛不断提高。今年中国选送影片200多部,18部入围,在由京美德克影视基金等机构主办的“聚焦中国”单元集中展映。
“真实展现中国人民奋斗历程的纪录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形象的历史、生动的广告、有力的宣传,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依然能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激荡起强烈的感情。”杨书华认为,中国的纪录片应该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需要用更加国际化的表现手法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纪录片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为此,该公司还发起成立了亚洲纪录片联盟,今年将邀请48个国家和地区的同行来华举办论坛,设立一个以亚洲价值观为引领的纪录片奖项。
探寻水资源背后的大国兴衰,关注每一条河流的梦想和命运,是杨书华作为一位中国纪录片导演的理想和追求。眼下,他的团队已又启动《嘉陵江》《乌江》《澳大利亚墨累河》的策划拍摄,并筹划联合30各国家的纪录片机构共同拍摄大型纪录片《大国治水》。(记者 李晓宏)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