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90后讲讲马克思》第四讲:哲学博士炼成记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8-04-24 16:13:44 | 来源: 东广新闻台 |
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有一间研讨室,曾有多位思想家和哲学家在这里讲课。身形魁梧的费希特一遍又一遍地敲着黑板:“康德的物自体是个多余”,谢林吆喝着同学们和他一起走到院子里感受自然的美,“走吧走吧,别让春天等着急了。”黑格尔毫不领会他的大学室友谢林对他的善意,冷冷地说了句“黑夜中的牛都是黑色的。”
青年朋友们,从这些哲学家的话语中,想必你们也得出一个结论了:哲学真的是听不懂。因此,更不用说是那些拿到哲学博士学位的学生了,在常人的眼中看来,他们更像一群“异类”。
1841年4月15日,这间研讨室里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但答辩现场出奇的安静,因为答辩的主角没有出场,评委专家看完论文,一致决定:这是一篇出色的博士论文,尽管本人没来,情况特殊,但仍然应当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这位没到场参加答辩的“异类”,就是我们的主角——马克思。
那么,马克思是如何写作博士论文的?他的博士论文写了什么内容?又为何拿到了耶拿大学的博士学位呢?且不要急,我们一一道来。
1836年,马克思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哲学,他升级为一个勤奋的“学霸”,每天除了看书,还去听博士和青年教师们辩论聊天,这些青年人都是黑格尔哲学的忠实信徒,并组成了一个学术团体,叫“青年黑格尔派”。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和马克思关系最为亲近,他既帮助马克思的学业,还帮助马克思规划后来的职业,他就是马克思大学期间的导师——布鲁诺·鲍威尔,柏林大学的神学讲师,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鲍威尔对马克思的人生发展与规划起了重要作用。比如,马克思正是在鲍威尔的鼓励下才决定写作博士论文的,并遵从了鲍威尔的建议,最终把博士论文寄给耶拿,在耶拿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
从马克思到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再到他取得博士学位,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但这一段时期对于他的学术发展、思想发展、人生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种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件重要事情的选择上。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三件重要事情。
第一件事是转专业。
各位同学,当初高考的时候,你们是怎么选专业的?你们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吗?
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和我们现在的很多同学一样,面临着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问题。他最初听从了他父亲的意见选择了热门的法律专业,但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并转到了比较冷门的哲学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摆脱世俗眼光的动力。
当马克思在波恩大学按照父亲的意愿读法律时,兴趣并不浓厚,甚至一度和其他年轻人一起抽烟、喝酒、逃学,后来他的父亲写信严厉地批评了他,警告他如果荒废学业的话,就断绝他的经济来源。因此马克思选择了转学、转专业,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学术研究之中。
马克思选择哲学,固然和他的兴趣有关,但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哲学承担的使命。在希腊哲学中,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关心的是世界的本源。我们这个世界从哪里来,我们人类从哪里来,到了近代,哲学家们对哲学的认识更深一步,黑格尔说过,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后来,马克思把这句话说成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两种表达有一个共同的要素,那就是,哲学与时代密切相关,哲学是对时代最深刻的认识。马克思选择哲学,根本上是要深刻认识他所处的时代,认识时代的特征,领会时代的使命,只有哲学才能承担这个使命。
第二件事是马克思写论文。
写论文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就某一个问题表达你的观点,并且对你的观点做出论证,既要保证你的观点不落后不陈旧,还要做到论证有说服力有文献支撑。对于很多文科学生来说,查文献、写观点并不难,难的是“凑字数”。特别是博士论文,一篇比较优秀的文科博士论文的字数一般要在15-20万字左右,而对于不读博士学位的大部分人来说,很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到这么多字。更何况一篇哲学博士论文本身就要求用哲学概念规范地推演论证,简直难于上青天。
马克思既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哲学专业,就要在哲学方面展示出自己的超群实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本来就很难的哲学领域选择一个难度最高的题目,这篇论文最好是所有论文里最难写的,也就是博士论文,一步到位。
这个时候,马克思的导师鲍威尔前往波恩大学任教,他希望马克思尽快写完博士论文,拿到博士学位,这样就可以争取在波恩大学里谋得教师职位,一起做同事。于是在1840年下半年,马克思开始动笔写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题目非常绕口,叫做《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鸩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差别》。
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自然哲学。这三个词是啥意思?
前两个词是两位古希腊的哲学家的名字,自然哲学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主要讨论的是世界的起源和构成。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讨论过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物质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的,物质有运动和变化是因为原子本身的运动,那么,原子运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运动是沿着既定轨道进行的直线运动,但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运动是包含偶然性的偏斜运动,它会离开既定的轨道,而实现它自己真正的意图——自由。
马克思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一是因为它难写,二是与马克思的立场有关。可以说,马克思正是通过这篇博士论文,明确提出了自由的立场。
马克思认为,原子偏离轨道的运动,对于原有的既定轨道来说,无异于“革命”。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从事革命的事业,革的是行自由主义之名、反人类自由之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命,而他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自由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件事是换学校答辩。
1841年初,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终于写完了,按照博士学位培养程序,还需要通过论文答辩才能真正拿到哲学博士学位证书。但是,论文写得再好,也得有人欣赏,否则很难通过专家评审和答辩。马克思这时候才意识到,对于日趋保守的柏林大学来说,他论文里关于自由的观点很难征服那些权威专家,只能找一所能够认可他的学术观点的大学去答辩,于是,在鲍威尔的建议下,马克思选中了耶拿大学。
耶拿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它位于德国东部的图林根州,是德国久负盛名的大学,目前,它的哲学、光学、德语教育等专业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18、19世纪,耶拿大学是近代欧洲思想运动的中心。这里还是当时法学研究的重镇,哲学家费尔巴哈的父亲老费尔巴哈是耶拿的刑法学家。在马克思选择到耶拿大学答辩之前,德国古典哲学重要代表人物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都先后在耶拿任教,可以说这里是群星璀璨,并且充满了自由开明的学风。
因此,马克思选择获取耶拿大学的博士学位。从结果来看,基本如马克思所愿,博士论文于1841年3月底完稿,4月6日马克思把它寄给耶拿大学哲学系,4月15日在马克思本人未到场的情况下,这篇论文全票通过,答辩组专家决定授予马克思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但是,马克思拿到博士学位以后,有没有顺利进入大学任教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后面一讲为大家揭开谜底。
-本讲完-
本讲老师:李育书
下集预告:
马克思终于找到了工作。这份工作可不是马克思想要的大学老师的工作岗位,而是科隆的《莱茵报》编辑。刚刚从事编辑工作时,心情并不愉快,但随之而来,马克思在工作中也发现了意外之喜,通过关注和研究莱茵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可以观察到一个真实的德国社会。
明天见~
相关新闻
- 2018-04-18《给90后讲讲马克思》第一讲:最熟悉的陌生人
- 2018-04-18《给90后讲讲马克思》第二讲:自古英雄出少年
- 2018-04-20《给90后讲讲马克思》第三讲:问题少年到学霸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