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条给了台湾“闷世代”一个入口

“小确幸”一词,前几年在台湾颇为流行,意即生活中“微小但确切的幸福”。然而,时移世易,如今,台湾陷入“闷经济”泥沼,经济停滞不前。岛内媒体报道称,属于青年群体的“小确幸”时代已经远去,岛内年轻人看不到未来出路,郁闷的情绪与日俱增,逐渐沦为忧虑、焦虑的“闷世代”。

 

上周,台湾1111人力银行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岛内35岁以下上班族中有七成二的人平均月薪不足4万元(新台币,下同),低于台湾平均水平。分析这些“闷世代”的生活压力来源,前五大原因是薪资低、升迁不易、物价高、对未来没方向和工时过长。1111人力银行公共事务部总经理李大华表示,仅一成受访者收入高于台统计部门公布的2017年每月经常性薪资39953元,但若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上每月经常性薪资平均值仅为37781元,低于2000年的37801元。“薪资成长速度追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年轻人的薪资水平实质是倒退的。”

 

对此,有台媒评论说,低薪和冻薪直接限制了民间消费能力的提升,也是导致台湾产业缺才、缺工和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作为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之首,台湾的平均起薪标准目前已远远低于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时空背景更迭下,台湾已没有太多本钱可以挥霍,这是台当局必须要有的基本认知,若不能及时因应改善,多年来累积的成长果实恐将消失殆尽。

 

盘点岛内“闷世代”的典型特征,往往与“青贫”“月光”“穷忙”相关。3月26日,台湾yes123求职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台湾40岁以下青年劳工自认为是“月光族”(注:每月收入都花光)的占三成;有48%的青年劳工目前有负债,其中30%属于“有负债且造成沉重经济压力”。调查还发现,在未婚受访者中,有40.3%的人表示没有结婚计划;已婚者中,有44.2%的人表示无生育子女计划。在无结婚计划和无生育子女计划的受访者中,高达88.2%的人透露是由于经济因素。据此,业内专家分析指出,由于涨薪步伐缓慢和工时、过劳等问题,台湾青年劳工经济压力大,再加上工作成就感低、薪资满意度低等,“闷世代”被迫沦为“穷忙的青贫族”,因而产生相对剥夺感,这意味着岛内中产阶级逐渐陷落,长此以往恐将持续冲击台湾内需。

 

赴岛外寻找工作机会,大陆成为许多台胞的首选。上周,针对大陆2月底出台的“31条惠台措施”,一场台湾产业经济界人士座谈会在台北举行,与会人士直言“这是给予台商尤其是台湾年轻人的一个机会”。台湾“两岸经营者俱乐部”主席王国安表示,台湾人才供过于求、薪资不振,去大陆发展既是个人机遇,也会对台湾经济有所助益,“31条”给了台商和台湾青年一个“入口”。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顾问尹启铭认为,要把“31条”视为台湾产业和人才提升竞争力的机会,要借助大陆市场提供的成长环境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措施充分发挥台湾产业和人才的优势。

 

3月26日,台湾《旺报》刊发评论表示,面对“31条惠台举措”,台当局若仍以对抗、围堵的心态因应,无法转换思维务实看待两岸关系或者重启两岸协商大门,将可能使台湾未来的处境更加艰困。台湾《中国时报》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台当局与其花心思限缩民众赴陆发展,不如在台湾创造更理想的经营环境与就业机会。当岛内年轻人还在微薄薪资线上挣扎时,看到绿营权贵坐领高薪,他们还能不“用脚投票”,决定自己的出路吗?由此可见,留不住人才、逼企业出走的正是台湾当局。(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