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音乐“前世今生”的抢救者
编辑: 霍建阳 | 时间: 2018-02-09 15:31:02 | 来源: 中新社 |
“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可以说是香港音乐的‘前世’。随着那代人逐渐老去,那段记忆也将随之消失”。
作此感叹的人,是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音乐史学者周光蓁。为了抢救那段即将逝去的音乐回忆,他历经许久,以“口述历史”的形式邀访了10位音乐界的前辈,在查阅了上万条资料后,整理出了《香港音乐的前世今生——香港早期音乐发展历程(1930s-1950s)》一书,于近日在港出版。
说起香港的音乐史,不能不提坐落于中环海滨的知名建筑——香港大会堂。自其落成之日起,众多蜚声国际的乐团及音乐家都曾在此献艺。
香港大会堂 资料图
周光蓁说,不少人以为,香港音乐文化都以大会堂1962年的开幕为起点,他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靠上世纪50年代前的民间力量推动而成的。诚如香港已故知名歌唱家费明仪曾说的——“我们从没有路走出了路”。
“还没有香港大会堂前,五星级大酒店的天台花园、音乐社和戏院,都是举行音乐活动的场所。当时的政府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对文化艺术发展采取消极态度,回避社会诉求。除驻军乐队和1951年成立的警察银乐队外,各演奏团体都是民办自资”。
虽不曾生活在那个年代,但周光蓁谈起旧闻来如数家珍。他向记者解释,正是一群音乐爱好者的努力,为香港的音乐发展道路奠定了的基础,如培养观众群、提升音乐教育等软件建设,形成了社会对大会堂这类硬件设施的需求。
周光蓁指出,与当时相比,特区政府如今十分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资助“九大艺团”之外,还举办不同活动以促进音乐发展。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度,特区政府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预算总开支超过42亿港元。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香港的音乐虽从单一发展到多元,但令他有些许遗憾的,是曾经“称霸”香港的粤剧,现在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周光蓁介绍,上世纪30年代曾是粤剧的黄金年代,也是其“垄断”香港音乐的年代。太平、高陞、利舞台等戏院,都曾见证粤剧最光辉的时刻。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香港迎来一轮移民潮,接纳了为躲避战乱而南下的内地文化界人士,使得本地音乐多元起来。
“那时南渡香江的不乏院校毕业的声乐、乐器工作者,还有教授、乐团首席、指挥等,以其音乐专业融入本地文化,为香港培养多方面音乐人才,短时间内就丰富了香港战后贫瘠的文化生态”。他介绍。
但随着城市发展,具规模的粤剧戏院却逐渐消逝。周光蓁忆述:“原来剧院有桌子和椅子,大家可以喝茶聊天,很随意,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了”。
2009年,粤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香港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也说明粤剧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让周光蓁觉得欣慰的是,特区政府开始重视粤剧发展,如每年暑假举行的“中国戏曲节”,今年将落成的西九龙戏曲中心,都会推动粤剧的发展。
“现在我们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要清楚哪些该保留,哪些要创新,哪些需舍弃”。周光蓁说,时代巨轮在不停地滚动,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产物。重要的是,至少这本书有文字和图片,将曾经的辉煌记录下来。
谈及新书的初衷,周光蓁表示,这项音乐口述历史工程是在费明仪女士的倡议下出台的。自己犹记2016年12月30日,她在香港养和医院病床上留下的话——“这些历史是不可以没有的”。
“我们按你的话,这些历史就在这儿。”周光蓁在书的序言中谨致。(中新社记者 殷田静子)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