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塞罕坝

海峡飞虹消息(驻肯尼亚记者 贾延宁):在北京以北400多公里、河北省的最北端,有一片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她的名字叫塞罕坝。

 

塞罕坝林场占地面积140万亩,约合9.3万公顷。虽然相比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但在5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飞鸟不栖、黄沙漫天的荒原,塞罕坝人一棵又一棵地种出了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隆起部分,位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中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1962年设立塞罕坝国有机械林场时这里有多艰苦?一组数字告诉你:年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年均无霜期52天,降水量只有400余毫米。在有些年份,6月还没送走最后一场雪,8月又迎来了新雪。

 

如此艰苦的条件,为什么还要种树?塞罕坝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回答:塞罕坝就像院子的围墙,墙的北边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墙倒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长驱直入,内蒙古高原沙漠大举南进。从清末开始植被被破坏了的塞罕坝成了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源。于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政府下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恢复塞罕坝历史上水草丰美的面貌,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却很难。没有树苗就是第一道难关,高寒高海拔的气候起初让外地运到塞罕坝的树苗种一棵死一棵,幼苗成活率不足8%。塞罕坝人凭着创业的热情和科学的精神,改变惯常使用的遮阴育苗法,首次在高寒地区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2012年,塞罕坝人又开始了攻坚造林的战役,这次他们面对的是最后近9万亩石质荒山。说白了就是在岩石裸露、土层只有几厘米的荒山上种树。在这里种一亩树,成本至少要1200元,而国家补贴只有500元。但塞罕坝人认准了的事就努力去做,靠着手拉肩扛,硬是将7.5万亩石头荒山披上了绿装,并且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2018年,剩余的1.4万亩石质阳坡荒山也将完成造林任务,那时,塞罕坝将完成全部荒山造林,实现森林覆盖率86%的饱和值。

 

今天的塞罕坝,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如果将塞罕坝的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这么多树,塞罕坝人是不是光靠卖木材就可以发家致富?木材销售曾经占林场全部收入的90%以上。但随着木材价格的跌落,塞罕坝人也曾担心过未来该怎么办。危机带来的不仅是危险,还有机遇。塞罕坝将最擅长的苗木培育投入产业经营,很快见到了收益。与此同时,有限度地开发旅游、有选择地发展风电等绿色产业都为塞罕坝创造了经济效益。目前,塞罕坝林场的18.3万吨造林碳汇正在挂牌出售。如果全部475吨碳汇实现交易,可获益1亿元人民币以上。

 

除了经济效益,塞罕坝的这片森林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塞罕坝目前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北京的沙尘天气从上世纪50年代的年均56.2天下降到现在的年均10.1天。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当地年降水量反而增加60多毫米。周边区域小气候也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此外,塞罕坝目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大型真菌179种,俨然一座动植物基因宝库。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