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些专家和代表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课题。随着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陆续实施,中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之势。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只有在区域发展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机制有效 区域差距缩小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党委书记蓝景芬代表说,近5年来,大漈乡积极保护环境,发挥生态优势,外出打工农民返乡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口袋越来越鼓。

 

专家表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中国也是如此,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中国开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陆续实施,逐渐形成了东中西互动、南北方协调的发展格局,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之势,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特别是近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提出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成效显著,中国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精准突破 城镇格局优化

 

“我们需要在一些关键领域精准突破才能更好地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郭兆晖表示,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方面,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表示,城市是推进城镇化的载体,当前中国城市体系尚不合理,呈现出大城市、特大城市严重人口膨胀,小城市凋敝且数量不足的分化局面。应通过特大镇改市和县城壮大来培育一大批新生中小城市,扩大城市总量,以更多载体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辜胜阻认为,一方面,要依托县城和特大镇,培育一大批新生的小城市。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经济实力的县城的培育和特大镇改市将使一批新生小城市崛起,进一步优化城市规模体系。另一方面,发展小城市,应放在以城市群为主平台的框架下推进。特大镇大部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大城市中间,需在城市群发展中大力培育新生小城市,以大带小,推进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发展。

 

以人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城乡发展更为均衡。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2012年末提高4.78个百分点;城乡差距继续缩小,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比2012年缩小0.16。

 

但与此同时,从整体上看,中国城乡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一方面,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差距较大;另一方面,优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与区域不均衡问题突出。

 

专家认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应从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不同群体需求分类提供有效公共服务,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解决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问题。

 

“要以人为本,平衡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认为,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