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两岸开放交流30年的重大价值、成就及省思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10-10 16:37:28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30年前的1987年,台湾当局在大陆强烈呼吁与不懈努力下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揭开了两岸同胞往来交流的新一页,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对峙、对立与隔绝的历史,为日后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同胞的密切往来与各项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未来国家和平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开放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序幕,是两岸关系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两岸交流是增进两岸同胞相互认识、认知、交融的基本条件,是增进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途径。没有开放交流,长期隔离同,就没有往来,就没有相互认识,两岸同胞的情感就会逐步淡漠,逐步淡化,最终会成为陌路人,成为“他者”,将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悲剧。正是因为30年前的开放交流,打破了两岸的隔绝,结束了两岸对峙,结束了两岸老死不相往来的民族悲剧,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开创了两岸接触、交流、交往、交融的新篇章,为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开创了一个新的征程。这是中华民族之幸,是两岸同胞之幸,应更加珍惜与爱护。
交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证。两岸开放交流,两岸往来日益密切,交流合作日益广泛,逐步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今日两岸同胞追求和平,想往和平,更加珍惜来自不易的两岸和平。要维护两岸和平,两岸就需要广泛交流,密切往来,多方合作,还要共同抵制与反对阻碍两岸和平发展的破坏力量。没有交流与往来的和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想象的,是“冷和平”,是“冷对抗”,不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开放两岸交流是中国历史特殊时空下实现的一种特殊交流,起因于中国内战延续与共国正统之争。两岸交流的历史背景与前提是两岸同属中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共同追求国家统一,实现民族振兴。这与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开放交流的性质完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两岸交流交往与合作是逐步向前发展的,是一步步突破与实现的,不仅有强大的民动动力与市场机制作用,更有大陆改革开放与政策的引导,同时也是两岸政治博弈的结果。两岸交流往来发展过程总体上呈现大陆积极开放、努力推动与正确引导、台湾方面被动调整、小幅开放与谨慎应对的特征。尤其是台湾当局两岸交流政策的每次开放与调整,几乎都是种种压力下的结果,很少有主动、积极的开放。典型者如:大陆发出呼吁近10年,台湾当局才于1987年有限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两岸民众交流往来初期较长时间内是间接的,是有限的,是很不方便的,甚至是非常困难的,审批不易,往来不易,需要通过第三地中转,劳民伤财。仅仅为了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尤其是直接通航,从1979年大陆首次提出、到马英九2008年上台执政后正式实施,整整花了30年时间,足见两岸交流往来之不易。另外,两岸学生到对岸相互求学同样来自不易,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起步相对较早,但台湾当局仍有许多限制,不承认其大陆学历,后来只承认部分高校学历,对大陆学生赴台求学更是长期禁止,后来才开放没有学位的交换学生短期交流,直到马英九上台执政后才实现了大陆学生赴台正常的求学就读,但依然在绿营抵制下设置了“三限六不”的规定。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与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同样来自不易,直到2008年才实现,与台湾同胞赴大陆旅游与到大陆投资晚了20多年。尽管如此,30年两岸交流发展,还是取得了重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与效果,两岸基本实现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学术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格局,两岸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两岸同胞交流更加频繁,两岸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伴随着两岸关系形势的发展变化,两岸交流往来也逐步迈上法律化与规范化的轨道。其中,1992年,台湾当局制订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对两岸人民交流往来、经济贸易投资等做出全面规范与规定。同时,多年来台湾当局先后出台许多有关两岸交流往来的政策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两岸交流规范。台湾方面也不断根据两岸关系形势发展修改“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以适应新的两岸关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岸有序交流发展。大陆尽管没有制订统一的两岸交流往来的整体性法律,但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出台大量涉及两岸交流、交往、经贸往来的政策法规条例与规定,也形成一套完善的两岸交流往来与合作的法规政策体系,有了充分的法律政策保障,极大推进了两岸交流与两岸关系的发展。
在30年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民间交流交往的层次与性质,具有公权力性质的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及两岸有关职能部门曾建立了协商沟通机制,并先后签署了涉及通航、通邮、金融、经济等二十多个协议,成为两岸交流发展的重要成果与标志。尽管民进党重新上台后,因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会协商机制无法运作,两岸交流重回民间主导的轨道,但就两岸关系历史发展进程而言,则为未来两岸沟通协商、机制化发展积累了经验。两岸沟通协商与机制化发展充分证明,两岸有无政治互信基础,台湾当局是否承认“九二共识”,是两岸更高层次或公权力层面交流合作能否顺利开展与实现的重要条件,也更加凸显两会事务性协商达成的“九二共识”这一政治成果更加宝贵与重要,需要两岸共同坚持与维护。
然而,过去30年来,台湾岛内民众的政治身份与国家认同出现异化,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大幅下降,对台湾人身份认同大幅提升;主张统一的人数大幅减少,认同“台湾独立”的人大幅增加,似乎两岸交流未达到预期的政治效果与目标。其实不然。岛内民众身份、国家认同等政治理念或政治立场的巨大变化,是岛内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是岛内政治民主化发展及其异化的结果,是李登辉执政后期开始的岛内“去中国化”与“台独”教育结果,与两岸交流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两岸开放交流,没有两岸紧密的经贸关系,没有两岸绵密的人员往来,没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两岸关系将是一种怎样的局面与结果?台湾只会与祖国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台独”分裂形势可能更加严峻。正是两岸开放交流,两岸同胞的广泛交流往来,持续的经贸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未来国家和平统一才逐步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才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我们绝不能否认两岸开放交流的重要作用与重大政治意义。开放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发展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类进步与社会文明发展的表现,两岸之间不可能不开放,不可能不需要开放。只有持续开放与交流,才能为未来两岸的交融与融合创造条件,才能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没有开放与交流,两岸不仅谈不上和平发展,也根本谈不上融合发展,和平统一更加困难。
这一悖论现象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目前两岸开放交流的时间还不够长,还不够深入,还不够广泛,还受到岛内政治因素的强烈干扰。未来两岸还需要更多的、更广泛的、更深层次的交流交往,青年一代更需要进行体验式的交流,需要进行深入生活的交流,要建立更多常态化的民间交流机制与平台,以加深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情、中华情,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更加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王建民,作者系福建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