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发现200℃以上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7-08-31 11:30:54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西宁8月30日电 (张添福 康维海)记者30日晚间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在青海共和盆地已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体,这是中国首次发现温度达到200℃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
干热岩通常指埋藏在地下一定深度,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温度在150℃以上,是一种可用于高温发电的清洁资源。
据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院于8月在共和盆地实施的干热岩勘探孔再获温度新高,在地下3705米深处首次探获达到200℃以上的干热岩,初步测定温度为236℃,且干热岩资源规模大、埋藏适中、厚度大、易利用。
据悉,2011年,地质部门开始实施“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项目,2013年开始深孔开钻,2014年在共和盆地地下2230米处钻获温度高达153℃的干热岩。
综合调查显示,目前已控制共和盆地及其外围干热岩勘查开发目标靶区18处,面积达3092.89平方公里,具有分布广、岩性条件好、干热岩资源量丰富等优势。目前已评价出共和盆地干热岩理论资源量折合标准煤6303.05亿吨,以其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折合的标准煤为2016年中国能源消耗的3倍。
“干热岩发电技术可大幅降低温室效应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院长严维德说,“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只有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
相关专家介绍,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地热资源。从干热岩地热资源区域分布看,青藏高原南部占中国大陆地区干热岩总资源量的20.5%,资源量巨大且温度最高。
日前,相关专家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加强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及开发利用研究,采用多方合作机制,尽快推进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国家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勘查及开发进程。
新闻推荐
- 主题公园预订火爆 服务消费成外资加码投资中国新热点2025-08-12
- 1500余件展品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100余款新品首发首秀——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2025-08-12
- 港澳台青年:海南自贸港是创业乐土,更是圆梦舞台2025-08-12
- 台湾青年重走逢甲路 共叙客情传薪火——2025台南青少年蕉岭交流活动侧记2025-08-12
- 搭建就业金桥 助力巾帼圆梦2025-08-12
- 《歌手2025》收官 两岸音浪奏响世界华语新声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