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区经验”移植宿迁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7-08-17 11:40:59 | 来源: 人民日报 |
宿迁小伙子张坚一直在苏州打工,可两地分居、无法照顾父母的困难,让他产生了回家的念头。但宿迁就业机会不多,张坚为此而苦恼。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坚得知可成科技有限公司要从苏州工业园区迁到宿迁,便毫不犹豫地辞职回乡工作。“在家门口就业,感觉真好。”张坚说,可成科技的待遇很好,他很快在市区买了房子,每天都和家人在一起。
像张坚这样从苏南回到家乡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仅可成科技这家企业,就为园区带来3万个就业岗位。
江苏省为解决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出台了“南北挂钩”等多项政策措施,为支持宿迁发展,2006年指定苏州工业园区为主要建设运营方,与宿迁成立了苏宿工业园区。
通过多年建设,苏宿工业园区以占宿迁全市0.16%的土地,创造了宿迁近4%的GDP和财政收入,6%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的企业所得税和25%的到账外资,成为宿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我们作为苏宿工业园区的运作方,不仅要出钱、出人、出力,还担负着把广泛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成功实践而形成的‘园区经验’移植到苏宿工业园区。”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介绍,截至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拨付苏宿工业园区行政办公经费累计1.27亿元,派驻苏宿工业园区干部达100多人。目前,苏宿工业园区有20个项目来自苏州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164.5亿元,占园区工业投资的83.4%。
在苏州与宿迁的通力合作下,“人力资源是工业园区最重要的资源”“艰苦创业”“小政府、大社会”等理念在苏宿工业园区落地生根。截至2016年,苏宿工业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03家,总投资322亿元。
如今的苏宿工业园区,伴随着可成科技、尼吉康电子、长电科技等一批工业项目落户,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主导产业。工业投资年均增幅超过50%,工业销售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年均增幅超过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200%;累计完成到账外资近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近10亿美元。
“我们用11年时间,就为宿迁市再造了一个新的‘宿城区’;在江苏全省南北共建园区考核中,苏宿工业园区始终保持第一,实现‘八连冠’。”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冯建林说道。(人民日报记者 王伟健)
新闻推荐
- 追寻共同抗战记忆 感受三湘发展脉动——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综述2025-08-13
- 福建沿海地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7周年 国台办:我们一贯不断采取措施增进金门乡亲利益福祉2025-08-13
- 台商话玉溪:高原农业“种草”现场 两岸经贸“致富”密码2025-08-13
- 山海之约,台湾自媒体人邂逅“有温度”的彩云之南2025-08-13
- “寻根筑梦 共创未来” 台湾青年学子文化研学之旅在镇江成功举办2025-08-13
- 莞台共垒 同心筑梦——2025第五届东莞市“莞台杯”慢速垒球邀请赛成功举办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