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一例一休”贻害无穷 台媒呼吁尽早修改

台湾《中国时报》19日社论指出,如果明明是一个明显错误、后遗症严重的政策,却硬是不肯改,这就不足取了。遗憾的是,台当局“一例一休”仓促修法造成的伤害,蔡当局却不愿面对,这种拒绝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逃避心态,无疑将让伤害继续扩大。

 

“一例一休”上路半年多,台湾劳动市场与企业运作大乱,冲击至今仍未见舒缓。其中更多的争议是因为加班工资太高,企业宁可不要劳工加班,劳工收入因此下降;更有部分原本需要弹性运作的企业,因法规失去弹性而难以为继。台湾“一例一休”是少见的没有赢家、不分蓝绿同声批评的政策,因而被工总称为“劳、资、社会三输”的政策。

 

社论指出,台湾“劳基法”难以执行,站在第一线负责劳检的地方政府最是点滴在心头,几个蓝营及观光大县首长在实务压力下首先表态拒绝执法,台北市长柯文哲也加入反对行列。台北市劳动局“六度去函台当局,要求解释令,至今依旧没有回函,导致地方执法窒碍难行”。

 

原本含蓄不表态的绿营地方县市长也开始“转弯”,台中市长林佳龙先是说要“延长倡导期”,又表示“一例一休缺乏弹性应勇于调整”,最后终于明确说“支持适当修法”;台南市长赖清德亦同样表示,“一例一休”有很多台南市民反映“若可以透过解释(行政解释)就尽快进行,若没办法,就应该修法”。

 

绿营“立委”已提出“修法”方案,但台当局“劳动部”不修改,“行政院”也说“没有修法草案跟计划,但尊重‘立委’修法权利”。蔡当局一直不愿开大门、走正道,始则想以解释令变通方式化解,继则要由民进党籍“立委”提案“修法”。但不论哪种方式,我们都反对,因为这不仅无法因应未来趋势,连解决当前问题都谈不上。

 

社论认为,以解释令化解“一例一休”的问题,必然“挂一漏万”,绝非治本之道。“绿委”提出的“修法”提案,虽放宽加班计算方式,并引入工时账户制概念,加班时数也改为核实计算,对劳资双方而言,不失为短期的解套之途,但并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一例一休”引发的问题,最核心问题点是:一个30多年前订定、目的在管理工厂生产的法令,要适用在21世纪以知识经济、责任制为主流的产业与职场,不但缺乏合理性,也难怪执行起来千疮百孔。尤其在全球劳工法令趋向放宽、更弹性化时,台湾却反向紧缩,劳动市场更僵化,台湾经济岂能期待?

 

未制定“一例一休”硬性规定时,多数企业都能满足员工依法休假的需要,劳、资、社会三方面有一定的共识与互信,各方都未深究“劳基法”是否被精确执行。出现“一例一休”的硬性规定,各级台当局的劳动部门重新盘整法规,社会蓦然发现“劳基法”的过时与不合时宜。企业运作失去弹性。蔡当局把责任归于国内企业长期“不守法”,但向来守法的外资,包括美国商会、欧洲商会等,同样向台当局反映“一例一休”问题必须解决时,“推诿”已破功。

 

社论强调,蔡当局要推动“前瞻计划”,真正的“前瞻”是放下面子、拿出担当,承认政策错误,勇于说服终究属于少数的劳工团体,不再以一部过时的“劳基法”,规范工作型态天差地别的360行劳工,而要针对不同产业、工作型态、阶级的劳工,根据其职业特性订定专法,给予更大的弹性空间,才是真正的“前瞻”。

 

数日前吕秀莲痛责蔡英文,首先就是针对“一例一休”,说这个政策“几乎没有一个人赞成,为何林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蔡英文不该郑重道歉,修改错误政策吗?”没有错,一个愿意承认错误、调整错误的台当局,一个有能力与不同立场者对话、沟通、整合、谋取共识的台当局,比一个死不认错、只会嘴硬、假装批评不存在的台当局,应能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