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记者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化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7-18 15:56:50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海峡两岸记者四川行”联合采访团走进金沙遗址参观。(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17日,“海峡两岸记者四川行”联合采访团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探秘神秘的古蜀文化,金沙遗址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丰富,令记者们赞不绝口。
2001年2月8日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据悉,金沙遗址的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已发现的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堪称世界范围内出土金器、玉器最丰富,象牙最密集的遗址。
目前可以确认,金沙遗址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约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也是中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意义重大,特别是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有力证据。金沙遗址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并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阶段,共同证明了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华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佐证。(中国台湾网7月18日成都讯 记者 李宁 于斯文)
出土的象牙。(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目前中国发现的3000年前保存最完整的金面具。(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玉器。(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卜甲。(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传承千年的十节玉琮。(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