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创”在大陆:团队合作 共同成长

2017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自11日在南京开营以来,已经来到了第三天。破冰融合、思维训练、头脑风暴……三天来,训练营为各位营员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记者采访到了几位来自台湾的小伙伴,对于本次活动,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互动交流:点赞“大陆好室友”

 

 台湾青年“创”在大陆:团队合作,共同成长

 

“破冰融合”活动中,营员们合作“堆高塔”。(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为了增进不同地区营员的交流,本次训练营特意安排港澳台营员与大陆营员同住一间宿舍,共同生活。通过几天接触,从陌生到熟悉,来自台湾的营员们纷纷为自己的大陆室友点赞。

 

“一开始比较紧张,不知道怎么和大陆室友交流,但接触之后发现其实大家都特别的热情,这让我很意外又很开心。”来自台湾东海大学资讯工程学系的谢翰谊说,不少大陆同学说话很有趣,脑筋也转得非常快,这种个人特质值得自己学习借鉴。

 

有一位大陆室友,对第一次来大陆的台湾东海大学企管系学生王圣豪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台湾有很多陆生,可是没有机会跟他们住在一起,也没有很很有想法的他们更深入的交流。这一次我抓紧机会问了大陆室友很多的问题,从大陆平时使用的社交软件、无现金支付、到共享单车,让我对这里有了全新的认识。”

 

除了认识自己宿舍的伙伴,训练营通过举办“破冰融合”、“Party之夜”等活动也要让每一个营员彼此了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破冰活动有趣的地方在于让大家打成一片,通过4到5种不同的游戏增进大家彼此间的合作,有小小的竞争又有趣味性,团队的凝聚力会更强。”台湾学生林书凡说道。

 

“记得开营仪式前一天晚上,我们推选20几位营员在开营仪式上表演节目,通过营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只用2个小时学会了《红日》这首歌,这是很不错的初步融合体验。”毕业于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的毛继萱表示,在训练营除了学习如何创业,也在社交方面有了很大突破。

 

毕业于环球科技大学的台湾青年李长嘉在这几天结交到了不少大陆小伙伴,他开玩笑地说,如果以后要来大陆旅行一个月,都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住,因为“到处都有认识的朋友”。

 

思维训练:难得的学习成长机会

 

 台湾青年“创”在大陆:团队合作,共同成长

 

“思维训练”创业课程中,营员们展示共同讨论出的“商业模式画布”。(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

 

本次训练营邀请到了多位知名企业高级经理人、高校教授以及创投顾问,以市场为出发点为营员们传授创业思维、商业模式、技术研发等经验与知识,帮助营员围绕顾客所关心的问题发挥创造力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创业实战能力。

 

毕业于台北大学的王国源说,台湾在创业教育的课程比较少,通过在训练营的学习,在脑力训练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此外也了解到创业的逻辑是很重要的。“这种课程如果到外面去学,费用肯定都不低。”

 

王圣豪同学上了短短几堂课,就已经记了满满的笔记。他表示课程收获很大,但一下子接受这么多资讯,还需要活动之后逐渐消化。

 

“有的创业讲师分享了他们自己的亲身经验,很受用。”谢翰谊表示,几天的创业课程让他认识到创业的现实和艰难。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教授分享的三句话:“阅历比学历重要、见识比知识重要、想象比理解重要”。

 

李长嘉则对“商业模式画布”的课程感触良多。“我们每一组成员通过workshop的形式,共同参与到一个创业项目的规划中,以团队思考的方式策划方案。我觉得一个项目如果想要做大、有前瞻性,必须要以这样团队的模式去发展。”

 

项目路演:保持学习心态,期待未来成功

 

 台湾青年“创”在大陆:团队合作,共同成长

 

台湾创业项目“数位七巧板”团队。左起:林书凡、谢翰谊、吴奕宏。(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

 

“我们现在好紧张啊!”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数位创新硕士学位的林书凡与两位同学谢翰谊、吴奕宏共同创办的“数位七巧板”项目即将在几天后参加路演比赛,尽管已经准备得比较充分了,但他感觉还是没什么把握。

 

训练营期间,各个创业项目团队将以创业路演竞赛的形式进行项目PK,充分展示创业项目的市场价值,并获取导师的专业指点以及潜在客户的意见反馈,为进一步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林书凡团队的项目“数位七巧板”是一款针对8到12岁小朋友的寓教于乐游戏产品,通过实体数字化七巧板搭配App,从而锻炼儿童的“计算思维”能力。林书凡表示,无论最后路演比赛成绩的好与坏,这次团队保持的是一个学习的心态,“毕竟大部分成功都是建立在失败之上的。”

 

“我的项目‘爱慕园’主要是提供宠物临终服务的。宠物临终时,如何安慰饲主的心灵、抚平饲主内心的痛,悲伤辅导与临终关怀是目前宠物殡葬所欠缺的部分,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是值得去做的。”毕业于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现创立爱慕园家宠股份有限公司的毛继萱立志将对宠物的热爱发展为事业,但项目目前缺少资金,她希望借此机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毕业于铭传大学杨雅婷已经在台湾创业了一段时间,她带来的项目“批货教学团”是针对想创业但无头绪且资金预算低的族群开发设计出的课程,包含经营、管理、物流等一条龙服务。杨雅婷说,参加训练营,与其他营员交换想法、一起讨论创业项目的规划,已经让她不虚此行了,“在最后的路演比赛中,希望我的项目获得更多的建议,让自己未来的创业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同样想让自己的项目得到更多指点的还有台湾东海大学企管系的王圣豪,他的项目“iFriend”是一个大学生能力共享与兴趣交换的媒合平台。经过训练营期间的“头脑风暴”,王圣豪感觉收获颇丰。“通过这次活动,我也看到别人的项目,再重新审视补足自己的项目。希望在路演中和大陆投资人深入交流,用大陆的创投视角为我提更多建议。”

 

2017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于7月9-15日在南京举办。活动从数百个候选项目中,选拔了100名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的优秀青年,涵盖了北京、上海、江苏、港澳台等地的30余所大学。活动期间,训练营安排了创业课程、参访调研、经验交流、“互动之夜”等环节。(中国台湾网7月13日南京讯  记者 陈文韬)

 

 台湾青年“创”在大陆:团队合作,共同成长

 

训练营中的台湾营员,左起:杨雅婷、王国源、李长嘉。(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

 

 台湾青年“创”在大陆:团队合作,共同成长

 

训练营中的台湾营员。左起:毛继萱、王圣豪。(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