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新南向”VS“一带一路”:蚍蜉撼树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7-11 15:43:22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台湾《中华日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新南向”之所以形成政策,无非想与大陆的“一带一路”抗衡,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成功机会微乎其微。台湾如果不能参与“一带一路”,反而妄想在东南亚或南亚与中国大陆对着干,未来道路将如同“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加速边缘化而使台湾被关进鸟笼。
社论摘编如下:
世界各国和地区积极参与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之际,台湾的“新南向”政策即使在蔡英文亲自领军下,但其进展迟缓、效益欠佳则早在意料中。蔡当局如果“一条道走到黑”而不知改弦易辙,台湾对外经贸及岛内产业将受到深重冲击。
蔡当局“新南向”政策计划预计投入约1.32亿美元,致力透过整合当局与民间企业团体的资源力量,从经贸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和区域链接着手,与目标国家和地区进行“创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并建立“经济共同体”。其本质在于减轻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实则与大陆的“一带一路”无异“开车对撞”,当然注定失败。
“新南向”政策目标国家或地区与大陆都有外交关系,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一带一路”与“新南向”政策冲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取舍当然不会是台湾。其次,大陆是东南亚及南亚各国最大贸易伙伴,在经济实力或经济利益上,台湾难以望大陆之项背;何况,东盟“10+6”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大陆都扮演举足轻重角色,台湾却不是成员,相形之下孰重孰轻不言可喻。
此外,东南亚国家急需基础建设,对外资也相当开放,但因金额庞大而使台湾厂商无力竞标;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日本、新加坡及韩国都用援助绑商机,把援外资金用来取得国外基础建设工程,带进连串的机电、设备、营造、信息系统、营运管理的厂商;相反的,台湾八十几亿(新台币)“援外”基金,七成用来巩固“邦交”,怎么可能有作为?
“新南向”之所以形成政策,无非想与大陆的“一带一路”抗衡,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成功机会微乎其微。台湾如果不能参与“一带一路”,反而妄想在东南亚或南亚与中国大陆对着干,未来道路将如同“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加速边缘化而使台湾被关进鸟笼。
新闻推荐
- 履职担当建言献策 共话“两会”好声音——台界政协委员两会如是说2025-02-24
- 大陆首个“台胞台青创业就业基地服务联盟”在厦成立2025-02-24
- “小三通”航线春运客流增长,单日客流量创新高2025-02-24
- 台湾南投县青年代表团参访武汉2025-02-24
- 宁波市北仑区组织台胞台属观看《哪吒2》“咱们中国电影最棒”2025-02-24
- 民进党的黑手,又一次伸进了台湾校园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