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生:期望将来能为国家航天事业作贡献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7-06-29 16:51:13 | 来源: 新华网 |
6月28日,嘉宾与学校师生在分享会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希望我们将来能够一起仰望星空,放飞梦想,把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推向更高更远!”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这番话,令现场的香港学生振奋鼓舞。
“太空养蚕”实验设计者之一、香港中学生王嘉宝说,航天员的鼓励激发她继续探索科技的心,期望将来也能为国家航天事业作贡献。
6月28日,航天员在分享会上与师生交流。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8日在香港中华基金中学举行的“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与成就分享会”,邀请杨利伟、景海鹏和陈冬3名航天员与800多名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能够近距离看见3名航天员,心情很激动,也很感谢他们牺牲休息时间去照顾蚕宝宝。”王嘉宝在与杨利伟、景海鹏和陈冬3名航天员交流时难掩兴奋。
当天早上,来自香港多家中小学的学生聚集在港岛小西湾的中华基金中学,盼着一睹中国航天英雄的风采。上午10时半,3位航天员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学校礼堂,并与全体师生一同高唱国歌,为活动揭开序幕。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去年顺利升空并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航天员们进行了3个由香港中学生设计的科学实验——“水膜反应”“太空养蚕”和“双摆实验”。在当天的分享会上,景海鹏播放了一段从未公开、有关这3个科学实验的视频,并介绍了后续情况。
“蚕宝宝在太空吐丝,成功!”在视频中,置身太空舱内的景海鹏将一条蚕虫置于失重状态中,并宣告蚕宝宝吐丝任务成功。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既好奇又兴奋。
“不要小看这些实验,它们代表了香港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梦想。把孩子们的梦想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做到了。”景海鹏说。
来自基督教宣道会宣基中学的王嘉宝,此时迫不及待地向航天员们询问实验的最新进展。第一次来港的陈冬告诉同学们:接下来,科学家会进行分析研究,看看蚕虫在有重力和无重力下吐的丝有何区别。
陈冬说:“希望同学们继续提出这种有创意的想法,参与到下一次实验当中,让你们的想法能在太空中再次实现。”
一名中学生请航天员们分享他们在太空遥望地球时的印象和感想,杨利伟深情地回应说:“每一次航天飞行,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惜的机会。能在这个高度去看我们美丽的家园,现在中国人也可以做到,这是一份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张雅诗)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