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们的味觉里有精神在 有国家在

图片默认标题

 

小时候,端午节是我们盼望的日子。每至节日前几天,我就看见大人们忙着准备端午节的油饼卷糕了。凉州人平时不吃米,吃米就像过节一样。所以,因前一年吃过油饼卷糕,那香甜的味道一直还存留在舌头下面,一听说端午节快到了,口水也就出来了。

 

端午节那天早晨,往往是被一阵香味叫醒的。油饼的香味、大米的香味与大枣的浓香混在一起,把个端午节的早晨薰得格外幸福。当祖母把一个个热喷喷的大大的油饼卷糕递给我们,且看着我们忘我地吃着时,她则转过身,拿着几个油饼给七娘家送去。祖母回来时,也会带来七娘家的油饼卷糕。我们就可以比比谁家做的好了。现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口水也差点流下来。童年的味道并未消失,全都藏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后来才知道这个油饼卷糕应当叫棕子。我再没见过把荷叶皮直接做成油饼的,这大概是我家乡凉州的人们的发明吧。简单追溯一下,可能是汉唐时那些戍边垦田的军人们在原来习俗的基础上创造的吃法。但它是最香的。再后来吃了那么多品种的棕子,都觉得没有小时候祖母做的好。这几年,母亲会让人悄悄地给我带来油饼卷糕,给我惊喜。尽管凉州的油饼卷糕是那样粗放,比不过超市或蛋糕店里的那些棕子精致,可我还是觉得它最香。

 

中学时代才知道端午这个节日跟屈原有关系,是为了纪念这个伟大诗人的爱国精神。原来我们的味觉里有精神在,有国家在。

 

对端午节的认识随着每年人们的讨论会积累起一些知识,才知道,端午节早在屈原去世之前就已经有了。而且根据文献记载,最早把端午节与屈原结合起来是在南北朝时期,是屈原自杀之后几百年的事了。有些文献记载的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或孝女曹娥。也才知道南方人不仅要吃棕子,还要赛龙舟。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端午节呢?过这个节的意义还有没有呢?

 

我们还是从它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一下吧。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端在古代是端头、开始的意思。那么午呢?有些学者说,“午”是“五”的谐音。过去有些地方把端午节也叫重五节,似乎进一步说明,五月的第五日便是端阳节的正日子。还有些地方把这一天叫天中节,日本还叫男儿节。与阳有莫大的关系。加上闻一多先生说的龙图腾崇拜的节日之说,我们可以简单地断定这是一个过去的人们对天地进行祭祀的日子。

 

中国古人极其敬畏自然,且道法自然,对天地节气的变化都非常慎重。春节是一个大的节日,与祭祀有关。清明是另一个节日,与中国人的先祖崇拜有关,也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剩下那些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是另一种对天地大节的敬畏。其中,端午节和重阳节是比较有意思的两个节日。五月五日是重五节,是仲夏阳气上升中的一个节点。这一日,百虫开始长成,五毒尽出,所以这一日还有家家门上插艾条的习俗,意思是驱除百毒。我家那里艾条少,人们便采来柳条或正在开花的沙枣树枝,做成装饰,散发着清香。我个人理解,这一天也是庄稼长成的日子,人们以此来庆祝,并进行祭祀,祷告天帝使大地上有好收成。而重阳节则是九月九日,是秋收后祭拜天地的日子。这两个节日有极大的相同之处。也许如此理解这两个节日,更具有理性的意义。至于后来屈原等人的纪念活动与此相合,则是附会上去的。

 

当然,经过很多年的思考和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认识,我个人对屈原的忠君思想也有了另一种认识。自杀是既忠于道又忠于君王的悲剧性选择。他以死亡的方式吁请君王要回到道、忠于道。这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是值得赞赏的。故而,我们应该重新梳理端午节的原始意义,它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文化的理路,并赋予这一天崇高的意义,同时,也有必要重新强调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便是忠于国家、忠于大道的精神。

 

重新认识大地,认识天地,并敬畏自然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