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制造结合大数据迈向智能制造的大数据新时代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5-27 11:39:14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富士康创始人、总裁郭台铭先生
“共赢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成本节省而已,可扩大到创新、研发、设计、人力培育、培训以及产学研的合作,通过数据开放和机会,整合供应互联网的资源,可早日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迈向智能制造的大数据新时代。”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始人、总裁郭台铭26日在贵阳举行的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高峰上如是说。
当前,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在全世界蜂拥而起。郭台铭认为,中国制造和先进制造其实是异曲同工,推进中国制造2025,要让制造更好地跟数据、网络、云端作结合。
富士康是全球先行的工业互联网的工业制造业者,拥有非常庞大且有战略价值的大数据。郭台铭说,富士康目前已经有5座“关灯工厂”,这一切都离不开物联网大数据,主要包含:上线、云端、联网、互通与反馈。
郭台铭举例道,富士康在工业智能大数据应用上,强调通过联网、上线、云端、互通和反馈,形成有用的小数据,同时导入非常多的智能感应装置,机器人,智能化系统,许多传感网络,整到云端平台,提供给客户更多及时的小数据,进而进行客制化的分析,帮助客户节省时间和金钱,达成工业产出和效率的最优化。
对于智能工厂能否成功运作,郭台铭认为有四个关键因素。他说,第一是具备技术资源的专业人员和协助生产解决问题;第二是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一个云端云聚技术资源,以此借助数据分析,决策系统等达到及时根本原因分析及故障排出;第三是共赢互联网无线网的布置是技术的主力,具有互通性,高容量,高传输的网络架构,是组织员工与远端资源的关键;第四是平台设计和平台作业到网络间必须具备安全扩充能力,人、资料、网络平台紧密结合才能成功建立高效率的智能工厂。
然而,在整个工业互联网当中,环境参数,远距监控,人员资料都是高敏感度而且有价值的数据。郭台铭建议,智能制造要从评估、开发、实地测试到生产,加速个作业环境的部署,建立一个可靠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基础网络。(完)中新网贵阳5月27日电 (记者 刘鹏)
新闻推荐
- 2025年消博会现场直击:多国企业共同开启买买买卖卖卖模式2025-04-18
- 商务部回应是否与美方沟通:“解铃还须系铃人”2025-04-18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南京举办台商代表座谈会2025-04-18
- 宋涛会见洪秀柱一行2025-04-18
- 唐代壁画系列展在台湾新竹开启闭幕之作2025-04-18
- 《长安三万里》即将在台湾上映 同步推出闽南语版本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