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总统派重量级亲信来华 除了萨德还有仨任务

韩新总统派重量级亲信来华 除了萨德还有仨任务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韩国总统文在寅特使、韩国国会议员、前总理李海瓒将于18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图源:南宁晚报

 

韩国日前公布,派往中国的特使为前总理李海瓒。据报道,李海瓒访华期间计划与中方人士就“萨德”问题和朝鲜半岛事务交换意见。在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特意与韩国代表团会面。此次韩国特使访华的时间正值文在寅当选韩国新总统一周的时间,双方会达成什么样的成果?对韩国来说,上、中、下策分别是什么?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先生撰文分析上述问题。

 

----------------------------------

 

韩国赴华特使团李海瓒一行将于5月18日到达北京,就中韩间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商讨。从特使团的成员来看,其组成可谓“匠心独运”:重量级亲信兼“知华派”、中国问题专家、经济专家、军事专家。团员构成所指向的内涵也不言自明:李海瓒这一重量级政治元老自然要负责扭转受损的中韩关系,向中国传达明确的回暖信号、提出解决萨德问题的出路、解决中韩间的经贸迟滞现象,则是各位成员的任务。在这一独特的安排下,具体会谈结果如何虽然尚不得而知,但韩国特使团表现出来的诚意与回暖中韩关系的决心却跃然纸上。

 

中韩关系回暖的决心不仅要表现在访问的组成与诚意的表现上,更具有指标意义的是萨德问题的妥善解决。萨德在韩国大选前的强行突击加速部署已经使这一问题成为横亘在中韩之间的“堰塞湖”,不但打破了东北亚的战略平衡,更是对韩国国内政治造成了严重冲击,也进一步推高了朝鲜半岛冲突的恶性循环,造成了相当一段时间内韩国被忽视(Korea passing)的后果。文在寅和共同民主党在竞选时就要求“暂停部署”“留给新政府解决”。文在寅的当选与向中国派出特使的做法,表明文在寅确实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的紧迫性。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中韩两国就萨德问题能够探讨出多赢的方案,对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将会大有裨益。

 

对于文在寅来讲,萨德部署并非单纯的中韩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平衡中美、中韩、美韩关系,以及韩国内部政治生态重新整备的重要节点,当然要考验文在寅政府的政治智慧。对于文在寅政府而言,萨德问题最好的结局是回归到2016年7月之前“呼之欲出而似落未落”的状态,韩国将拥有对华、对美、对朝的最大筹码,最为接近文在寅政府提出的“确保朝鲜半岛事务主导权”这一外交目标,而不会造成美国“勒索”、中国愤怒的结果。当然,这一最优选择也面临着最多的国际、国内现实问题。而作为次优选择,也是较为现实的方案,文在寅政府如果将萨德部署这一暗箱操作的结果重新纳入国会审议,最终在议程上导致萨德部署问题无果而终。但是,这一方案也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现在就纳入表决,将可能面临国会内部在野党的全力阻击,导致部署成为定局,那萨德问题的弹性将完全失去。另一种次优方案,则是一种一揽子方案,即韩国购入萨德,但减少韩美同盟防卫费份额,在与中国有可信赖的相互保证、不与美日导弹防御系统联网的情况下,将萨德转变成为真正的单纯防卫用途。然而,如果延续上任政府的方针,继续突破性部署萨德,在毫无对策的情况下,一方面开罪中国,导致中韩关系继续僵持,一方面又必须给美国支付10亿美元的萨德费用,并在防卫费分担上、对美军购等问题上继续让步,韩国将更严重地被“忽略”,这将是韩国外交的最大噩梦与溃败,也是最坏的选项。

 

值得庆幸的是,韩国目前迈出的外交步伐方向上不是“最坏选项”。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习主席与韩国代表团会晤,这也是中韩两国高层继贺电、首脑通话后的第三次外交沟通,中韩关系已经感知到徐徐春风。习近平主席同文在寅总统的通话,以及李海瓒总理为团长的特使团到来,更让人感受到中韩双方“其言真、其志诚、其行坚”。在东北亚局势如此变幻的形势下,双方的真诚举动必将“春风化雨”,落在实处,成为维护朝鲜半岛稳定的坚定力量。

 

目前,文在寅政府诞生仅仅一周时间,文在寅本人的身份也由挑战总统大位到成为总统,“战”与“治”的差异性必将伴随相当的适应期。韩国国内政治的生态并不乐观,遭受挫败的在野党为“驯服”文在寅、给共同民主党施以颜色,肯定会在阁僚任命、法案等问题上对文在寅政府和共同民主党形成严重擎肘;朝鲜半岛国际政治也是险象环生,朝核问题、南北关系、韩美关系、韩日关系都是炽热的外交“山芋”。在此情形下,中韩两国也应牢记朴槿惠时代“过度承诺”“过度期待”等情绪外交的深刻教训,将美好的期待转化成切实的行动,换位思考,将对方的疑虑真正放在心上。“萨德问题”的解决过程将成为重塑中韩关系的一个切入点,也是中韩两国尝试解决错综复杂的朝鲜半岛问题做出的途径试探。正如韩国谚语所讲,“雨过天晴地基更牢”,解开“萨德难题”的中韩关系将会更扎实、更稳固。

 

(郑继永,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海外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