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一直在选举 如何治理台湾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1日发表社评文章指出,尽管距离2018年底的县市长选举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但是民进党内想要参选的人士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尤其是在南部县市,民进党人只要赢得初选就形同当选,使得欲参选的党籍人士,不仅已经在所属的县市树立名为祝福、实为竞选的看板,甚至在“立法院”质询时,亦以该县市的建设为重点,如此念兹在兹的只为选举,试问还有多少时间与心力过问或关心台湾及县市长治久安的事吗?

 

社评摘录如下:

 

选举只是工具不是目的,目的是在通过政党或个人的竞争,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在选举结束后,执政者若仍专注于下一次选举,所有的施政也都环绕着选举考量,势将导致施政沦为零碎化的情况发生,不利地区的长治久安。

 

这不代表“立法委员”不该关心地方事务,有道是“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说明“立委”来自地方,关心地方事务在所难免。然而将原本应关心“中央政府”施政的总质询时间,专注于地方事务的讨论,则显得本末倒置。毕竟“立委”还是要以“立法”及监督台当局施政为主,否则就把“立委”做小了。不能因为为了选举,就混淆“中央”与“地方”的分际,如此岂非有亏“国会议员”的职守?

 

当然台当局施政只专注在赢得下一次选举的事项所,不仅非绝无仅有的案例,反而所在多有。前此不是爆发民进党“立委”在社群群组中讨论关于“婚姻平权法案”,关注焦点不在该法案会否造成不同立场之民众的矛盾深化,也不是关注此等法案会否对家庭制度造成影响,更非关注同志婚姻的相关权利会否得到应有的保障,而是担心若不支持修改民法,将会在与其他政党在竞争选票上失利。

 

可以看到只关注选举不关注施政的影响了吗?台当局不再以提供民众更幸福的生活选项,作为赢得下一次选举的保证,而是看选民要什么就给什么,缺乏施政的整体性。长此以往,势将对台湾整体的发展带来极深远的负面影响。君不见各地蚊子馆林立,不仅无法发挥带动经济成长的综效,反而因发行建设公债而债留子孙,更缩减未来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举债空间,负面影响不可谓不大!

 

也正因为基于选票考量,台当局才会规划花费7千亿来从事轨道建设工程,借由硬体建设突显地方政府的政绩,为赢得下一次选举奠定基础。殊不知建设容易,经营与维护不易。若是基于选票而滥建,将让当局已经拮据的财政雪上加霜。有消息指出,日前“卫福部长”遭到撤换,系因安排长照试行城市的首长有非执政党者,是另一项只考量选票而不考量试行要顾及城乡差异的案例。

 

年金改革亦复如此,先是污名化军公教,且刻意导引至不论职业别、单一退休金制度的方向规划。殊不知不同职业别在缴交提拨金及当局信赖保护原则原本就不同,硬要朝向单一退休金制度规划,实际上是假平等。对军公教退休年金改革之所以被视为砍到见血见骨,不就是因为军公教的选票属于民进党的较少?相对地,对支持民进党的劳工群体多一点优待,基于选票考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民进党自成立以来,就被视为擅于造势与选举的政党。然而选举与治理台湾毕竟是两回事,民进党再次赢得“中央执政权”后,行政团队的施政满意度在8个月后就出现腰斩现象,说明治理台湾不能只专注于考量选票,不能一直在选举,否则终将会被选民看破手脚而予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