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过年的一部分”——北京文化庙会受台北民众欢迎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7-02-13 17:10:45 | 来源: 新华网 |
北京文化庙会入口处。新华社记者刘欢摄
“自从知道了北京文化庙会,我每年都会来,这已经成为我们家过年的一部分。”台北市民钟先生说,庙会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逛一下午都不嫌累,非常尽兴。
北京文化庙会10日正式在台北花博公园拉开帷幕,将持续至14日。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9点,像钟先生这样全家出动来逛庙会的台北市民不在少数。连续四年举办的庙会,为台北市民欢度新春佳节提供了好去处,展示了北京传统与时尚兼具的独特魅力,已成为京台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一张“名片”。
从捷运圆山站一出来,北京文化庙会的热闹气息就扑面而来。祈年殿、白云观等北京标志性景点花灯,冒着香味的羊肉串摊,排着长队想尝一尝“京味儿”的市民……精彩的民俗表演、地道的京味美食、传统的非遗绝活,配上欢快的新春乐曲,让人仿佛置身北京地坛,忘情品赏京味儿庙会的乐趣与魅力。
今年北京文化庙会在以往三届的基础上,活动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丰富。精选的60家特色展商,囊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百年老字号、景泰蓝、京绣等特色民俗工艺,还设置了京味春饼、京西炸油香、驴打滚等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特色小吃展位。
“鲁姥姥”正在制作臭豆腐。新华社记者刘欢摄
钟先生对今年庙会的京西“鲁姥姥”臭豆腐情有独钟。他说,与台北的臭豆腐相比,“鲁姥姥”臭豆腐外脆里嫩、配料丰富,口感体验美味而新鲜,他们全家都非常喜欢。
“鲁姥姥”鲁秀花家在北京门头沟,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来之前担心台北人会不习惯她家臭豆腐的口味,没想到却是大受欢迎,很多人尝过后都说好,摊位前总是排着长队。
庙会上的京韵大鼓表演。新华社记者刘欢摄
除了美食摊位,活动现场人气最高的当属各类文化技艺表演。京韵大鼓、相声、变脸、抖空竹等特色表演节目轮番上演,观众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叫好、鼓掌声不断。
正在观看相声表演的台北市民郑永华和夫人庄巧娥,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拍掌叫好,看得非常投入。郑永华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三年来参加北京文化庙会了,“因为这里有别的地方没有的传统手艺和表演,能够感受北京人的过年气息。”他说,自己特别喜欢京韵大鼓和相声,看个表演、吃个小吃,就不知不觉逛了一下午。
庄巧娥说,参加北京文化庙会似乎成了一个传统,如果不来就好像这年过得不完整一样。“毕竟我们同文同种,很多北京人喜欢的表演我们也爱看,希望两岸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能越来越多”。
除了品美食、赏表演,台北市民还可以走近各色摊位,了解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品,观摩来自北京的民间艺人进行现场创作,甚至亲手尝试一番。面人、京绣、编结、指掌画、糖画、剪纸等,在北京庙会上可见的,在这里也不会错过。
“面人彭”摊位。新华社记者刘欢摄
在“面人彭”展位,来自北京的非遗传承人彭小平正在热情招待客人。彭小平说,几天接触下来,发现不少台北市民的传统文化知识比他还丰富,甚至会有人跟他探讨台湾和大陆关公像拿刀方式不同这样的“小细节”。
北京“唐人坊”的何勇向记者介绍,摊位展示的各类玩偶中,最受台北市民欢迎的是京剧系列的“唐娃娃”。“中老年人尤其喜爱。”何勇说,非常开心能把传统技艺带到台北,让台北民众感受和体验精致的中华文化。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公司总经理王京介绍说,北京文化庙会活动不仅为台北市民欢度新春佳节提供了绝佳去处,也为两岸多地深入交流提供了平台。前三届庙会累计吸引客流量200万人次,有效传播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了北京传统与时尚兼具的独特魅力和当代文化创新成果,已成为京台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一张“名片”。
王京表示,在往届庙会的基础上,今年还安排了“京台两地文创产业交流会”、文化名人互动活动、“文创商品展”等多项专题活动。他说,期许“北京文化庙会”不只是一场民俗文化的交流与展示,更要逐步成为京台两地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对接交流的重要商务平台,成为推动京台两地经贸繁荣的桥梁。(新华社台北电 记者刘欢吴济海)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