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除夕与“独”派聚会 不与全民对话

台湾《中国时报》3日社论说,农历新年是华人社会最重要节日,也是“沟通”的日子,亲朋好友、企业员工、当局民众,无不利用春节假期增进情感连结。家族围炉吃年夜饭,长辈发红包,亲朋好友相互拜年、送年礼,企业发年终奖金、办尾牙、抽奖,友人邀约旺年会或春酒宴,都是在“沟通”。蒋经国从1970年代担任台当局“行政院长”后,就开始在除夕发表谈话,向全民贺年,1978年就任台当局领导人后继续维持此一惯例,历经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4任台当局领导人,延续了将近40年,这是“政治沟通”。

 

今年春节蔡英文打破惯例,除夕没有发表谈话。蔡英文办公室解释,春节谈话有家父长制意涵,所以蔡英文不发表谈话。对此,社论指出,蔡英文办公室的解释显然不通,姑不论以往台当局领导人春节谈话是否真有家父长制意涵,就算真有,蔡英文难道不能发表没有家父长制意涵的谈话吗?

 

蔡英文在春节该不该发表谈话,该发表什么谈话,是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也许,从日历的角度,蔡英文刚在新年前夕对媒体发表过非正式谈话,既然刚刚发表过谈话,农历春节似乎就不必再说一次。但从民间生活角度,春节才是最重要节日,家人除夕团圆围炉,必然说些互相关怀、问候与惕励的话。蔡英文除夕时说说话,当然有其意义与必要。

 

蔡英文在除夕的访谈,比较像是对工作的检讨及展望,高度理性,却缺乏感性,农历除夕谈话就可以放在号召民众团结的感性面。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任内透过“炉边谈话”激励民心、号召团结,堪称成功的典范。

 

民主政治体制下选出的台当局领导人,往往只是一党的代表,从“宪政体制”来说,蔡英文却应该超越党派、代表全民。新上任的蔡英文如何消弭选举造成的对立,是民主的重要课题,台湾因为“统独”对立,这个问题更加严重。蔡英文在竞选期间曾公开表示:“团结台湾是领导人的责任。”她深知这个问题的重要,可惜知而未行。

 

春节是感性的,除夕正是一个促进朝野相向而行、增进民众和解团结的时机。从这个角度来看,蔡英文在过年期间的谈话或是拜年行程,都应该想方设法发挥这种功能。然而,蔡英文不只在除夕没有发表任何有助于促进团结的谈话,检视她从除夕到过年的行程,几乎都只在“同温层”取暖。除夕当晚,蔡英文循例邀请“独”派大老史明等人,跟家人一起围炉。台当局新领导人上任后第一次除夕围炉邀请“独”派大老参与,释放出来的政治讯息,外界绝不会只从“循例”解读。大年初一蔡英文从屏东老家开始,到高雄、台南等地发放红包,大年初二后,又仆仆风尘到台北、新北、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嘉义等地发放红包。众所皆知,会去排队向蔡英文领取红包的民众,基本上一定不是反对者。无论除夕围炉或发放红包,都对号召团结无益。这两件事不管对台湾内部团结,或是对和缓两岸关系,都弊大于利,这一点蔡英文应当知道。

 

除夕过年,是促进团结的最好时机。蔡英文既然有志于此,当然应该利用佳节,主动向立场不同者拜年以消弭对立。自诩最会沟通的蔡英文过年却不发表谈话,可能原因有三,一是觉得该说的话已经说清楚了,不必画蛇添足;二是觉得过去的台当局领导人除夕谈话没有实质意义,所以不想浪费资源;三是当前情势太过复杂难以掌控,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是第三个原因,台湾前景就堪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