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外交家伍廷芳

编辑:章文君|2016-05-10 15:03:22|来源:海峡飞虹

伍廷芳(1842-1922) 是晚清、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曾先后担任过清朝驻美公使、辛亥南北和谈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兼国务总理、西南护法军政府外交部长,且曾一度代孙中山摄行大总统之权,在风起云涌的近代中国社会大舞台上,扮演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角色。

 

伍廷芳

伍廷芳

 

海外求学进取

伍廷芳出生于新加坡,3岁时随父回广州定居。在其青少年时代,伍廷芳目睹以广东人民为代表的抗击西方侵略者的运动,其中蕴藏着的民族屈辱感和国人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他。14岁时, 伍廷芳到香港圣保罗书院求学,5年以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在香港法院任翻译。港英当局的西式教育, 和广东、香港独特的社会氛围,使得已经成年的伍廷芳不仅隔绝于科举制道路,而且能够反思中国积弱的原因,并为自己的前途重作规划。1874年,32岁的伍廷芳辞翻译之职赴英留学修习法学。毕业后,伍廷芳成为英国执业律师,是华人获此资格的第一人。

 

1908年,伍廷芳在美国,时任清朝驻美国公使。

1908年,伍廷芳在美国,时任清朝驻美国公使。

 

其时,晚清正开展洋务运动,有许多对外交涉事宜,却奇缺懂国际惯例和法律事务的人才。一时间,伍廷芳成为晚清驻外机构争相网罗延聘的对象。然而,伍廷芳一概拒绝,直到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起用了他。但没过多久,伍廷芳父亲病故,按清朝制度,他必须暂时离职居丧。他返香港就业,并于1882年就任首位华人太平绅士和立法局议员,成为华人的一面旗帜。但志存高远的伍廷芳没有挂怀这种“殊荣”,于同年11月,他再次北上,带着出色的西学素养和稳健干练的办事才能,走进晚清洋务大员李鸿章的幕府,参与对外交涉。

 

独特外交风格

1866年,在日本长崎,日本巡捕肆意寻衅中国士兵,导致斗殴,中国士兵死亡8人,日本死亡2人。日本人不但不道歉还借机生事,欲制造侵华口实。伍廷芳临危受命,与日交涉,初次展示他的外交才华。他拟出四项颇具层次感的解决方略,其中包括将让西方国家介入调解。伍廷芳的方案合乎国际法律惯例,层次分明,确保清政府在政治上进退有据。日本人因忌惮其暴行公之于众,于两月之后主动邀请德国驻日公使出面调停,随后案件审结。

 

晚清时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伍廷芳。

晚清时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伍廷芳。

 

1896年,伍廷芳抵达美国,当时他的使命“首在保护华工”。因当时从美国官方到民间都在歧视和迫害华人,各种侵害华人的荒唐事件屡屡上演。作为中方驻美使节的伍廷芳处理了不计其数的涉华案件, 每一件他都“抗辞力辩,笔舌并争”。虽然伍廷芳保护华工和华人的努力大多以失败告终,但他在媒体上的持续呼吁,打动了不少美国有良知者,美国的排华浪潮逐步遭到舆论正义的压力。 这种压力最终传递到了华盛顿,中美侨务问题逐步朝好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伍廷芳还通过实行“门户开放”的政策,将美国拉入中国事务,从而制衡俄、法、日等国对中国的蚕食。然而,当时中国本身没有相当的实力以维持此救世良药的药效,晚清政府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它的末日。

 

可以说,作为一个弱国的外交家, 在国际舞台上, 伍廷芳充分展示了他强韧的爱国情操,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表现出中国外交官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瞻远瞩的眼光。

 

伍廷芳之死

辛亥革命爆发后,伍廷芳在上海宣布赞成共和,致函清廷,劝告清帝退位。后出任南方民军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派出的北方代表唐绍仪举行南北议和谈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70岁的伍廷芳出任司法总长。1917年,追随孙中山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1921年任广州军政府外长兼财政总长。北伐战争时,曾代行总统职权。

 

在伍廷芳暮年,身兼数职的他既是孙中山筹建广州军政府的重要支持者, 也是粤军统帅陈炯明与孙中山之间个人摩擦的重要调停者,但调停的效果并不明显,最后还是不能避免双方兵戎相见。

 

1922年6月16日, 陈炯明炮轰广州军政府,与孙中山公开反目。孙中山下令海军开炮还击。伍廷芳于20日发表辞职通电。

 

他说:“廷于此变故,事前则调节术穷,事后则维持力薄,内惨衾影,外负国人,忧老成疾,心灰意冷,已决意引退。应请大总统辞去本兼各职,其外交、财政两部职务,无从履行,应暂行结束,奉还大总统;其广东省长印信,奉送省议会暂为保存。惟护法之役,本因武力干涉而起,今不能改途易辙,以意见偶有不同,竟致诉之武力,矛盾相攻,内煎太迫,外侮堪虞,隐忧何极。苟非大彻大悟,何以救国救乡,此廷于慨痛之余,而亟盼邦人君子有以处此也。”细读伍廷芳之辞呈,当知其时心境。

 

6月23日,伍廷芳病逝。孙中山在永丰舰惊悉此事,即向舰内将士发表演讲,给予伍廷芳高度评价。8 月9 日,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15日在上海发表护法宣言,继续怀念在陈炯明兵变中猝然病逝的伍廷芳。12 月17 日,伍廷芳的追悼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孙中山特派代表居正前往悼念, 并宣读祭文。1925 年1 月,孙中山抱病在身,还为伍廷芳的墓地亲撰长篇墓表,重申:“文自元年与公共事,频同患难,知公弥深, 敬公弥笃。”

 

伍廷芳一生致力于外交和法律等方面的事务,在古稀之年更为创造一个理想国家,不避劳怨,多方奔走,其奋励创拓的精神、正义凛然的人格和蔼然冲挹的风仪令人景仰。

 

参考文献:

袁贺:《弱国强种:晚清外交舞台上的伍廷芳》,《人物》,2009年第2期。

丁贤俊:《论伍廷芳——一生求索暮年辉煌》,《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卷》。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