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资源环境指标增至10项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6-03-09 10:34:58 | 来源: 人民日报 |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将PM2.5(细颗粒物)写入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由8项增加到10项,而且全部都是约束性指标。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还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超过70%等目标。
“新老指标共同组成了考核指标体系,这些约束性指标使对环境质量的指标考核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同时,新老指标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体现了科学性。”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完成指标考核要付出辛勤劳动和努力。
对于备受关注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的目标,吴晓青表示,这个80%的指标是有关部门经过逐个城市的调研和论证作出的。如何完成这一目标?吴晓青给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明确责任,严格考核问责,严格执法,全社会公开监督。
虽然完成这些指标要经过艰苦努力,但一系列保障制度、措施其实已经为其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所有指标数据经过精心测算,确定的目标既积极,又考虑了可行性。一方面,充分考虑了目前资源环境压力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我们看到纲要草案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都有了制度性的安排。”李佐军说,全面推进纲要草案落实,二者的作用都要充分发挥,在强调市场作用的同时,政府的力量决不能松懈。政策引导、各地各部门规划、工程计划,都需要政府给予环保大力的支持。
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委员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非常坚决,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力推进”“重拳治理”“严格执行”“严厉打击”“严肃追究”等词语令他印象很深。在具体的目标措施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目标,这让基层环保工作者很有信心。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必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09日 10 版)
新闻推荐
- 这份“答卷”含“金”量足!多重优势吸引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5-07-22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2025-07-22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在吴举行2025-07-22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在镇江举办2025-07-22
- “情牵两岸 相约运河”苏台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在扬启动2025-07-22
-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注意防暑降温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