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剪纸艺人一把剪刀“讲述”中国故事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3-03 11:30:02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一把剪刀上下翻飞,一个个精巧细致的图案跃然纸上。已到古稀之年的烟台剪纸艺人朱曼华总是闲不下来,创作、教学、参加各类外事活动……她用一把剪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烟台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有数百年历史,其线条挺拔流畅、画面紧凑,分门花、灯花、窗花、帽花、衣花、鞋花、兜兜花等几十种,作品具有故事性。剪纸的稿样世代流传,取材于年画、插图、国画、木刻等。2008年烟台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今年70岁的朱曼华出生于剪纸世家,祖母和母亲都是剪纸巧手,朱曼华6岁时就跟她们学习剪纸,她仍记得自己拿起剪刀剪出的第一幅作品是“喜鹊闹梅花”。
60多年过去了,朱曼华的作品已逾10万幅,除了福字、寿字、十二生肖、百虎图等传统图案,朱曼华还用剪纸记录了“澳门回归”、“北京奥运”等中国大事。
朱曼华的许多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她的剪纸技艺得到世界多位政要和名家称赞,被誉为“东方神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授予朱曼华“中国民间剪纸大师”称号。
近年来,朱曼华把更多精力放在创作和向世界介绍剪纸文化上,她多次应邀到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南非、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教学。在教剪纸的时候,朱曼华还会唱着中国的“民间小调”,让外国人接触更多的中华文化。
在今年猴年春节期间,朱曼华赴新加坡参加了为期40多天的文化艺术旅游展,示范剪纸技巧、讲授剪纸技艺,她带去的“百子图”、“红楼梦长卷”、“家和万事兴”、“孔子”等作品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长达40多天的文化交流,让70岁的朱曼华感觉很累,但她仍坚持了下来,“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朱曼华开始考虑烟台剪纸技艺的传承,只要有人想学,她就会毫无保留、手把手地教。朱曼华还多次到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教授剪纸。如今朱曼华的弟子有2000多人,遍布世界各地。
朱曼华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创作,就算再累也要到世界各地去教剪纸。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了解并喜欢中国独特的剪纸艺术”。(完) 作者 张玉雷
新闻推荐
- 追寻共同抗战记忆 感受三湘发展脉动——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综述2025-08-13
- 福建沿海地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7周年 国台办:我们一贯不断采取措施增进金门乡亲利益福祉2025-08-13
- 台商话玉溪:高原农业“种草”现场 两岸经贸“致富”密码2025-08-13
- 山海之约,台湾自媒体人邂逅“有温度”的彩云之南2025-08-13
- “寻根筑梦 共创未来” 台湾青年学子文化研学之旅在镇江成功举办2025-08-13
- 莞台共垒 同心筑梦——2025第五届东莞市“莞台杯”慢速垒球邀请赛成功举办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