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鳌 博鳌关注李克强“好声音”

正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中国和亚洲发展前景的判断,获得与会者的积极反响。

 

去年经济增速跌破7%后,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究竟如何众说纷纭。唱衰者有之,看好者亦有之。

 

在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李克强为如何评估中国经济列出一整套“坐标系”:看整体、看走势、看长远。

 

他表示,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且2016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增长质量亦在改善。尽管有困难,但中国“知道问题症结所在”,也有应对手段。“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

 

了解中国的与会者们赞同这种判断。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剑阁认为,中国有足够的政策储备应对困难,且企业还有不少潜力有待发挥。“我们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乐观的并非只有中国智囊。来自印度的代表Dattesh PARULEKAR告诉记者,李克强的演讲为中国经济发展勾画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下滑的时刻,李克强总理告诉大家对此不要过于担忧,因为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中国有能力保持经济继续稳定增长。”

 

世界休闲大会组织主席Roger COLES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现状并没有像舆论炒作的那样差。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期,他并不悲观。

 

除了如何看待自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能为周边乃至整个亚洲做些什么,同样备受关注。特别是在不少亚洲国家面临出口低迷、投资疲软、货币贬值等难题时,外界对“中国角色”更加期待。

 

对此,李克强明确表态称,中国的发展“首先应该惠及亚洲国家”。中国愿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地区国家及区域组织发展战略对接,也愿结合地区国家的实际需求,提供性价比高的优质装备和生产线,在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

 

“尽快稳定经济增速是中国惠及亚洲的根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不应对中国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指望中国再实施“强刺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告诉记者,即使是降为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对周边和世界“仍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在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看来,中国在铁路等方面“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当前不少国家的短板,中国企业到海外帮其建设基础设施,开展产能合作,对当地和中国都有好处。

 

李克强还提出,越是在地区发展困难的时刻,各国越需要在友好传统中汲取经验,从共同追求中凝聚智慧,让亚洲共识发扬光大。中方倡导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欢迎各国和地区组织积极参与。

 

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对记者表示,亚洲国家人口众多、文化多元,举办文明大会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消除历史上形成的种种误解。在他看来,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典范”,澳门可在其中扮演积极角色。(完)中新社博鳌3月24日电 (记者 李晓喻 马佳佳 石龙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