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票价“有加无减”受诟病 调整机制或提前检讨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3-24 10:45:06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港铁票价的“可加可减机制”原定五年检讨一次,现终有望提前检讨。资料图片:香港《大公报》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港铁票价近年“有加无减”一直为广大市民诟病,原定五年检讨一次的“可加可减机制”终有望提前检讨。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22日晚表示,港府已于22日去信港铁公司,要求提前一年共同检讨票价调整机制,令下次检讨由原来的2018年提前至明年。港铁方面表示会在未来几个月内作出回复。
下星期二(29日)公布的运输业第四季工资指数按年变动,决定今年港铁票价的加幅之际,港府22日突然宣布,提前一年检讨“可加可减机制”。港府发言人称,从上次检讨后累积的经验可见,票价调整机制应可提早再作检讨,务求使机制的运行能在维持港铁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应有的财政稳健的同时,亦能更充分回应市民对票价调整与港铁公司利润的关系及市民负担能力的关注。
港府期望,港铁公司早日作出决定,以期检讨工作能早日开展,强调票价调整机制检讨能提前一年进行是港府的目标,以令新的票价调整机制可于2017年施行。
港府与港铁公司于2007年“两铁合并”后签订营运协议,双方每五年检讨票价调整机制,上一次检讨于2013年完成,引入三项新规定,包括利润回馈、票价加幅上限不能超越家庭月入中位数按年升幅、延误罚款机制,下一次检讨原定须于2018年完成。
俗称“可加可减机制”的港铁票价调整机制,是上届港府于2007年设立,原意是以通胀率、工资指数等客观数据决定每年票价变动,提高透明度,而非单由行政会议闭门决定,但自2008年以来,由于通胀持续,机制顿变“有加无减”。
港铁主席马时亨今年一月履新时称,港铁正研究提前检讨机制,未有时间表,港府亦并未就此展开讨论,强调港铁每年花60亿元(港元)进行维修保养,票价收入相当重要。马时亨昨日下午出席活动时仍称,可加可减机制不可以随便改动,如收到港府发出的书面通知,港铁会尽快回应。
港铁公司22日晚表示,22日已接获港府函件,要求双方共同就票价调整机制提前一年作出检讨,期望于2017年实施经双方同意修订的票价调整机制。港铁公司正研究港府的要求,并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内作出回复。
新闻推荐
- 追寻共同抗战记忆 感受三湘发展脉动——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综述2025-08-13
- 福建沿海地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7周年 国台办:我们一贯不断采取措施增进金门乡亲利益福祉2025-08-13
- 台商话玉溪:高原农业“种草”现场 两岸经贸“致富”密码2025-08-13
- 山海之约,台湾自媒体人邂逅“有温度”的彩云之南2025-08-13
- “寻根筑梦 共创未来” 台湾青年学子文化研学之旅在镇江成功举办2025-08-13
- 莞台共垒 同心筑梦——2025第五届东莞市“莞台杯”慢速垒球邀请赛成功举办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