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老人获得30万诗歌奖 全捐希望小学

浙江在线03月22日讯 3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的“《诗刊》2015年度陈子昂诗歌奖”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揭晓。

 

宁波籍文史大家、102岁高龄的周退密先生的《周退密诗词选》荣获“《诗刊》年度诗词奖”,奖金30万元。

 

昨天,记者联系到《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先生。他告诉记者,周退密老先生十分低调,推辞了奖项,并表示愿意把奖金全部捐献给陈子昂的故乡———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捐建一所希望小学。

 

102岁老人获得30万诗歌奖 全捐希望小学

102岁老人获得30万诗歌奖 全捐希望小学

人物名片

 

周退密原名昌枢,1914年生于浙江宁波。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文史专家、收藏家。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现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早年曾任上海法商学院、大同大学教授,后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参与《法汉辞典》的编写。著有《周退密诗文集》《墨池新咏》《退密楼诗词》等。

 

推辞年度诗词奖,捐奖金建希望小学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得到了周退密先生的联系方式,打电话到周老家中,他的老伴接了电话。

 

当记者把周老的《周退密诗词选》获得《诗刊》年度诗词奖的消息向她证实时,周先生的老伴极力向记者澄清:“没有的事,没有的事。周先生把这个奖推掉了。他说他年纪大了,退休以后,整天在家闭门造车,担当不起这个奖项。”

 

之后,记者联系到《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先生。他告诉记者,周退密先生在得知自己获奖后,给《诗刊》写了一封信。

 

周先生在信中说,自己年纪已经那么大了,再拿这个奖意义不大,奖金留给更需要的人。他还委托《诗刊》社将奖金全部捐献给陈子昂的故里———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周老也不愿媒体去打扰他。

 

周退密先生1914年出生在宁波,年少时去上海震旦大学求学,之后便定居在上海。

 

但他一直心系故乡宁波,只要是有关宁波的消息,他都悉心查看、收藏,并把浓浓的故乡情结融入他的诗词创作中。

 

重燃童年回忆,写信给天一阁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典藏部主任饶国庆告诉记者,2012年6月,周退密先生曾向天一阁捐赠了一批珍贵的书稿和手迹,其中包括清代浙江首位状元史大成、甬上先贤范光阳、天一阁后人范永祺等人的墨迹。

 

而捐赠的背后,源于周退密的老友叶元章先生赠他的一本内部刊物《天一阁》。

 

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宁波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应芳舟告诉记者,天一阁博物馆有一本内部季刊《天一阁》,大部分文章由他来编辑。当时,应芳舟采写了一篇有关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后人向天一阁捐赠童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手稿文献的文章,刊登在《天一阁》上。

 

巧的是,那天春天,叶元章先生寄送给周退密一瓷罐安溪铁观音和那一期的《天一阁》。

 

正是在那册《天一阁》上,周先生看到了童书业后人的捐赠消息,由此想起自己童年时在天一阁的点点滴滴,也猛然想到,家里的那些手稿、文献与藏品,应该有个理想的归宿。

 

周先生为此还赋诗一首:

 

乡梦常温天一阁,名茶拜赐铁观音。

不觉日来诗思涩,如逢秋燥获甘霖。

 

过了几天,98岁高龄的他便亲笔写信给时任天一阁博物馆馆长虞浩旭。

 

在信中,周退密先生列了希望捐赠的手稿与藏品清单,并深情地写道:我对天一阁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住在月湖西区,经常跑去天一阁玩,最喜欢看天一阁的《兰亭集序》。最近一次跟老伴去天一阁,是在1988年……

 

捐献书稿与藏品,了却一生心愿

 

饶国庆说,2012年夏天,他曾四次前往周退密先生在上海的家中拜访。因为周先生列了捐献清单,但是年代久远,找起来并不容易,每一次都会整理出一些藏品。

 

饶国庆每次去他家,周先生都把准备好的捐献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但还是有一些物品,需要花些时日、翻箱倒柜再找。

 

这些珍贵的物品,都是从他父亲手里传下来的,有许多是甬上先贤的墨迹。

 

周退密猜想父亲一定是有意收藏的。他的父亲早年曾应试科举,后来弃儒从商,还是个中医,一生爱好收藏,没有一天不读书。

 

原本,周退密先生想要捐赠宁波孙氏蜗寄庐主人孙翔熊手绘白描人物花册页,可是找了很久,还是未果。

 

一旁的老伴说,一想到要找的东西,老头子晚上就睡不好觉。

 

饶国庆最后一次去周退密家收集捐献的物品,临走时,周先生好似松了一口气:“把这些东西交给天一阁,是它们最好的归宿,我的心愿也了了。”

 

任何琐碎之事,皆能入诗

 

晚年的周退密先生一直在上海安亭路上的家里深居简出,他的室名为“四明名宿”。

 

他工诗词,嗜收藏,精书法,通文史,但凡文人雅好,他都有所浸淫,并有很深的造诣。

 

他晚年在家,几乎每天都与笔墨诗文作伴。

 

他诗情洋溢,似乎任何琐碎之事都能入诗。他生病住院,才出院,便诗情勃发,吟诗十首。

 

其中一首写道:

 

一病衰如此,犹将混世尘。

座中来后进,梦里见亲人。

和句欣还札,吮毫不乞邻。

墨池缘未断,真个是前因。

 

就算抱恙在身,他依旧没有忘却笔墨文缘。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墨客。

 

周先生99岁大寿那天,家人为他置办了寿宴,这位几乎足不出户的老人也感受到上海闹市区的拥堵。

 

在常人眼里,堵车这样的事,是绝对没有诗意的,可他偏要入诗。

 

他这样写堵车与祝寿:

 

车入通衢行若鳖,筵开圆桌坐成环。

借人佳酿祝君寿,想见朵云晨夕还。

 

应芳舟说,几乎每次翻看宁波诗社刊物《宁波吟草》,上面都有周先生的诗作。

 

年过百岁的周退密仍然笔耕不辍,而且是这本刊物的名誉顾问。

 

他古文功底深厚,爱诗写诗,却非常谦逊,他在《奉和元章长赠诗原韵即希郢削》中写道:

 

不乏新交与故知,书来都为谈相思。

曾劳南国贻红豆,每到清明折绿枝。

人本下愚惟仗友,诗无进境愿寻师。

谁其欲问前朝事,切后余生某在斯。

他还笑称自己看书写诗,是为了防止老年痴呆:

镇日无言对屋山,防痴觅句破坚闲。

文章爱读秋声赋,草阁浑如亭子间。

 

在周老的诗里,总是蕴藉着浓浓的乡愁,绕不开儿时在宁波的光景。他在《浣溪沙·忆故园》中写道:

 

客思绵绵落故园。童年岁月月湖边。藤花香满绿窗前。

 

银杏树高巢白鹭。春榆风急播青钱。橹声人语隔轻烟。

 

另附周密退先生诗作:

 

诸公健笔久凌云,湖海名篇世共珍。

吾亦以诗为性命,差能投老见精神。

花开有意春何晚,梦断无痕幻似真。

七字酬君娱岁暮,灯前酒后易怀人。

———《岁暮怀海内诗坛诸君子》

 

历劫吾犹在,行年九九春。

闲非如懒汉,穷合作诗人。

屈指同胞尽,盘胸中表亲。

临风丛百感,老泪一沾巾。

———《九九抒怀四首》

 

记者 陈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