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罗伯特·库恩:中国经济不会崩溃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6-03-14 16:42:51 | 来源: 新华网 |
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盛会,也是外国专家学者感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伯特·库恩博士认为,两会是外界了解和评估中国主张的最佳时机。对于两会热点之一的经济议题,库恩博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近年来虽有下降,但绝对不会崩溃。他强调,看中国经济发展要看长远,不能只关注某个年份的数字。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伯特·库恩博士
新华网: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今年的两会,您最关注哪些议题?为什么?
库恩:回答“中国未来如何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的时刻来到了。在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作出反应和评价、并建言献策。代表们的建议每年都不同,通过观察其中细微的差别,可以让我们深刻了解这一年中国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例如,备受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产能过剩、环保、户籍制度改革、医保改革、司法改革、反腐等各方面的议题,都能从两会上得到答案。我比较关注的还有,中国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简政放权、服务人民。
要想知道中国未来如何发展,就要探寻中国应对各方面挑战和问题的治国之道。中国的发展无疑是惊人的,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甚至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花费上百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做到的事情。然而,快速、巨大的发展也带来了大家的关注。比如,如何在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下维持发展动力、释放改革动能?在保证工业增长带来利益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减少污染问?如何继续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如何加强法制、铲除腐败、促进公平,从而维护党的先进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外交该怎样做才能使其既能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又能向世界阐明中国的和平意图?全世界都想知道中国要往哪儿走,中国民众要往哪儿走,要回答这些问题,两会就是外界评估中国主张的最佳时机。
新华网:今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居于首位。国际舆论认为,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您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进行创新发展应该从何处发力?
库恩: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面临比以往更加复杂的挑战,这一切都在全世界的关注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绘制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个“十三五”规划阐明了到2020年中国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实现全面小康。
创新所处的“核心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催生新企业、新产品及新的商业模式。科技创新对中国尤为重要,中国政府对科学发展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当前,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创新能力,鼓励批判性思维,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政府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更好地挖掘科技创新潜力,就要打破对批判性思维的桎梏,敢于挑战既定模式和权威,努力孕育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但也要注意到,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同样具有两面性,中国社会应当注意运用好其中有利的一面,政府应该确保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以保障科技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新华网: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备受世人瞩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GDP增速为6.9%。面对长期两位数增长进入个数增长阶段的“新常态”,国际舆论纷纷担忧中国经济“减速换挡”甚至有可能“硬着陆”。对此您怎么看?您如何看待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库恩: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6.5%-7%之间,这个数字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实,这个数字所蕴含更重要的含义是,中国工业从劳动密集和高耗能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和服务业过渡,并且提高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看中国经济发展最好要看得长远,而非只关注某个年份的数字。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增速有高有低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一些“放缓”,但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都扛过来了,所以它绝对不会崩溃。
诚然,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受一系列严峻的考验。但中国政府正在着力针对每一个问题寻求协调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以及帮助农民工进城的户籍改革等,都将是即将出炉的“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新华网:自2012年首次阐释“中国梦”以来,习主席在各种国际场合反复阐释“亚太梦”、“非洲梦”、“拉美梦”、“世界梦”等,有力地传递了中国的发展理念。您如何看待这一理念?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与其他国家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库恩:尽管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和习俗会有显著的不同,但人类整体的命运是相通相联的。所有人都在为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子孙后代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了经济,建造了世界一流的道路、铁路系统,让数以亿计的人口脱离贫困。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要想学习中国发展的经验,要考虑自身的国情。让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时要注重提升其他领域关系的协同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竞争力,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领域做起。非经济领域的双边合作非常重要,尤其是科技、环保等领域。
新华网: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议不仅仅停留在理念上,更实实在在地落在实际行动上:“丝路基金”建立、中欧班列“换挡提速”、中巴、中蒙俄、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加紧建设、亚投行成功开业等。您认为到目前为止,您所在的国家在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发展机遇?有哪些实质性的项目落地?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库恩: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高瞻远瞩,意义深远,它旨在解决当今世界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即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各方带来双赢和多赢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以五大原则或者说是“五通”为核心内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通过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双边贸易、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兴增长领域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将充分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为当地带去真正的实惠。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沿线及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一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大型企业将会同沿线国家合作,共谋发展;三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利益上互补,中国的发展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经验和支持。同时,中国一些基础产业正好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互补;四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提高沿线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使他们远离极端主义和政治生态不稳的影响,继而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促进全球发展与繁荣亦为中国核心利益的一部分,且符合中国持续发展的需要。“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的总体政策切实有效地契合,也体现了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新华网电 张艺 郝斐然)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