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贵在工匠精神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3-10 10:57:43 | 来源: 广州日报 |
文化领域也要有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这句话让人感慨良多。一方面,我们迎来了空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品丰富多样,佳作迭出;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让人心塞、吐血,防不胜防。
比如,对于一个国产影视迷来说,这些年来肯定受苦了。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度频现荧屏,一个比一个雷人,一个比一个“惊心”。此外,选秀节目时常比拼悲戚身世,导师PK煽情内功;部分网络作家一作成名之后便“趁热打铁”、疯狂码字,却往往粗制滥造,甚至让人不忍卒读……每年,我们喜迎海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出版,乐见数千集电视剧播出,捧场数百部电影上映,但是我们所投入时间、金钱去消费的产品充斥着“假冒伪劣”——跟风创作、互相模仿、“五毛钱”特效、智商常年余额不足的剧情,让很多人累觉不爱。
为什么这么多文化产品粗制滥造?一言以蔽之,很多创作者都在向钱看,很多团队都在以最大利润作为最高目标,两只眼只盯着市场,从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被利益晃晕了眼,被“生意”迷乱了心。结果呢?很多作品以为会爆红,结果悄无声息;很多人捞到金,结果声名俱损,留下一团泡沫、满地鸡毛。以电视剧为例,我国早就成为全球第一电视剧生产国,电视剧年产量突破一万五千集,但每年约有一半新剧拍完就直接“进库房”,造成产能过剩、巨大浪费,而真正的佳作却又是凤毛麟角。
反观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经典,其核心魅力都在于精神价值,其成功之道都在于精益求精。比如老版《西游记》《红楼梦》,创作人员同吃同住,历时数载;比如文学经典《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作者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几乎为文学献身。对于广东而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公关小姐》《情满珠江》等一批电视剧精品问世,让人至今念念不忘。近期全五星零差评的《琅琊榜》也以精致考究、良心之作赢得市场口碑双丰收。
所以,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如何休?这些文化精品给出了最好的回答。文化产品不只是普通的消费品,更有公共属性,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勇于担当。而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就是一种踏实严谨、耐心专注、专业敬业,不投机取巧,不急于求成——在文化艺术领域,这种精神弥足珍贵,也不可或缺。 (夏振彬)
新闻推荐
- 黑龙江省台联组织开展黑龙江省台胞青少年研学活动2025-08-14
- 追寻共同抗战记忆 感受三湘发展脉动——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综述2025-08-13
- 福建沿海地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7周年 国台办:我们一贯不断采取措施增进金门乡亲利益福祉2025-08-13
- 台商话玉溪:高原农业“种草”现场 两岸经贸“致富”密码2025-08-13
- 山海之约,台湾自媒体人邂逅“有温度”的彩云之南2025-08-13
- “寻根筑梦 共创未来” 台湾青年学子文化研学之旅在镇江成功举办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