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也需要供给侧改革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2-05 15:51:23 | 来源: 人民网 |
乙未羊年,中国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张令人“惊喜”的成绩单。之所以喜,是因为进步明显,如电影票房就创下了新高;之所以惊,是因为在繁荣背后,一种深层次的矛盾在逐渐显现,而这将成为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的阻梗。
其实,这种矛盾在业内已是共识:文化产量巨大,但精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也需要来一场系统性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直面公众要求越来越高、品味越分越细的现实,适应文化需求越发多样的时代。
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编者
谁也没想到,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在当时竟能火到这种程度。
参观的人将此行视作朝圣之旅:排七小时长队、仅六分钟观赏,五湖四海的宾客,三三两两结伴汇聚于此,只为看一眼《清明上河图》。甚至,还发明了一项名为“故宫跑”的运动项目。
这起事件,成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去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一场普通的展览,却变成了一场极不普通的事件,并引发了经久不息的热议。在文化市场十分繁荣的今天,为何公众仍会对一场展览迸发出如此巨大的热情?我们的文化产业,应该从中获得何种启示,做出怎样的应对?
更耀眼的数据
去年文化产业继续增长,不仅增速快,而且“爆款”多,令人印象深刻
2015年的文化产业,有很多事值得铭记: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影视产业IP大热……相比之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石渠宝笈特展”似乎并没有那么醒目。
“真正可贵的,是这次展览背后,公众显露出的强烈的文化消费需求。”范周说。
的确,对于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中国经济来说,文化产业被许多人寄予厚望,而公众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意味着文化产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并将继续助推产业升级。
2015年,文化产业发展不负众望。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为400.5亿元,同比增长47.4%;全年城市影院票房观影人次为11.4亿,同比增长48.1%。诸如广播电视、出版发行等行业也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长。
数据之外,文化事业和产业还出了不少“爆款”,《大圣归来》、舞台剧《战马》、故宫文创衍生品等等,从电视电影到惠民演出,从艺术展览到文化旅游,公众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更新的选择。
更深层的反差
文化产品产量惊人,但精品供给不足,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有一组数据在近两年被不少人所熟知: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多亿元,缺口超3万亿元。作为文化中心,北京2014年这一缺口也达1378亿元。
这组由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结合专项调查问卷、中国统计年鉴、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等国家统计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后计算得出的数据,被媒体广泛引用。“即使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进行比较,我们的文化消费水平依然存在差距。这恰恰说明我国文化消费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大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彭翊认为,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在近些年均实现高速增长,但缺口依然巨大。
“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影响,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文化消费活动主要集中为满足基本精神需求的读书、看报、看电影和电视、听广播、上网等,对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衍生品消费较少,而国外由于文化产业链完整,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相对多元化,文化消费支出较高。”彭翊说。
文化消费不足,是因为供给不够吗?从文化产品的产量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我国电视剧的制作量、播出量和收视人群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经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制作生产电视剧将达到1.5万集。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动画片产量年均20万分钟在世界遥遥领先,比日本高出近一倍。如此巨量的文化产品,难道还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吗?
在热播剧《琅琊榜》制片人侯鸿亮看来,如此多的电视剧中,几乎有一半没有播放平台,而能播出的一半里又只有50%能够盈利,其中又只有少数电视剧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海量的产品不能全部转化为有效的消费需求,其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无效供给。有数量缺质量,供给侧存在结构性失衡,怪不得消费者喊“渴”。
范周认为,国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正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而文化渴求的旺盛与文化供给的相对贫乏,正形成巨大反差。公众是识货的,不是他们没有文化追求,而是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的、打动他们的文化产品相对稀缺。文化产品的“数量已经足够,但整体质量有待提高。”范周说。
一些“国字号”文化产业基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它们因同质化明显、活力不强,生存举步维艰,甚至被除名。就在前不久,文化部撤销了4家单位“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的命名,累计已摘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1家,基地12家。
解决文化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难题,已成为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的重要课题。
更系统的变革
提供高品质、有创意的产品,刺激消费、创造需求,有效推进供给侧改革
如何解需求之“渴”?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我国文化产业同样需要转型升级,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向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深入发掘、甚至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释放市场活力,将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在不断增长,但是我们不能只强调数量增长,还要强调文化产业在质上的内涵式发展,科学、有序发展。”范周说。
在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眼中,2015年IP大热,其实就是文化企业的自我觉醒,它们谋求通过供给侧创新,抢占、发掘更大的市场份额。
IP,这个并不新鲜的字母组合,承载着文化企业在品牌、分众、产业链三个方向的野心。
2015年,“西游记”是当之无愧的“超级IP”。票房黑马之一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知名网剧《万万没想到》电影版等都选择了西游题材。这股热潮甚至还将继续蔓延至适逢猴年的2016年并越烧越旺。春节档,《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将上映,此后,《西游伏妖篇》《敢问路在何方》《悟空传》《大话西游3》《大圣归来2》《大唐玄奘》等“西游”作品均将陆续上映。
“悟空”霸屏,一方面体现着企业对优质品牌的强烈渴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优质内容的稀缺,盈利压力面前,各大公司只好扎堆这个目前看似最保险的题材。
除了品牌,文化企业追逐IP还往往看中其背后巨大的粉丝群体。《琅琊榜》《花千骨》《太子妃升职记》《寻龙诀》等热播影视剧,均改编自网络小说,拥有大批拥趸。借助有效的调查措施,影视公司得以在开拍前就确定好受众喜好,实现内容生产的精准化,在分众时代抢夺粉丝注意力。
此外,对IP的全产业链开发,还有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当然,IP开发并不是供给侧改革的唯一路径。根据范周的观察,2015年“文化+”“互联网+”等跨界融合案例不断增多,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地产等均碰撞出了新的业态和文化产业盈利模式,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范周认为,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流通体系、文化金融体系、版权交易与评估体系、文化产品海外推广体系等多方面都需全盘考虑,协同规划与落实。其中,政府的顶层设计尤为关键,要通过破除体制性障碍来促进文化资源要素的结构性调整。本报记者 肖家鑫 巩育华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