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祭奠死难同胞 不忘抗战历史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祭奠死难同胞 不忘抗战历史

 

图为悼念活动现场

12月13日,连续多日沐浴着暖阳的上海下起了绵绵冬雨,寒意阵阵。上午10点,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同步举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正式开始。在升国旗、下半旗等仪式后,上海罗泾大屠杀幸存者沈同宝老人在公祭仪式上回忆了曾经的画面。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在登陆罗泾小川沙、金山卫后,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进行残暴屠杀,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杀害平民2244人,烧毁房屋10988间,奸淫妇女数以百计,史称“罗泾血案”。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中,几张老照片向人们讲述着这段苦难的历史。

 

除了老照片外,淞沪抗战纪念馆中还珍藏着一份劳工生死簿,记录了日军残害上海劳工的铁证。1944年,日军在上海强行抓走300名劳工,到日本北海道夕张县栗山町的角田煤矿,下井挖煤。在近一年的时间里,98名中国劳工死在日本煤矿里。时年14岁的凤仪萍便把遇难同胞的姓名、死亡时间、死因和劳工号码凝结成一个个数字,记录在“生死簿”上。几年前,凤仪萍将这本他珍藏了近70年的小册子捐给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祭奠死难同胞 不忘抗战历史

 

图为劳工生死簿副本

 

在长达14年之久的日本侵华战争中,上海民众经受了战火的洗礼,饱受了生命和财产巨大的损失以及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国家公祭,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现实的审视,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海峡之声网上海12月13日讯(记者:张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