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15年:怎样从大国到强国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6-12-12 10:07:41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图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中新社记者 夏宾 摄
12月9日,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入世:15年的‘变’与‘革’”研讨会上,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入世15年后,中国未来的汽车工业可能会进一步走向繁荣,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中国对外贸易转方式、调结构。
开放,营造发展的温带
入世对中国的影响涵盖方方面面,在汽车领域更能引起共鸣。入世后,汽车行业的关税减让幅度很大,很多人为此而担忧。然而,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很多开放的领域并未因此而击垮。
以家电市场为例,入世15年不仅让中国成为世界家电大国,更是变成了世界家电强国。中国的家电市场涌现出像海尔、格力这样的优秀企业,在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起到了替代作用。中国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逐渐打造出中国自己的品牌。海尔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就是一个闪亮的标志,近几年海尔并购了几大产业,包括新西兰最大家电制造商斐雪派克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中国的海尔家电王国,不仅实现了走出去,同时也实现了走进去、走上去。格力前不久并购了德国的机器人企业库卡,这些迹象都表明了中国的家电强国地位。
在汽车领域,中国也成为了世界汽车大国,今年前10个月的汽车产销量达到近20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汽车进口对中国的汽车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从无冲击到有冲击、再到大冲击,是三个温度带。无冲击是寒带,适度冲击是温带,大冲击是热带。就像任何庄稼最适宜生长的气候是温带一样,无论是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是家电工业,没有竞争就意味着缺乏内升动力,冲击太大则存在被击垮的风险。所以,中国开放市场,在汽车业逐步减少关税,实际上就是在营造一个发展的温带。中国国内市场庞大,国内汽车业正处在启动初期,虽然存在小散乱但发展潜力巨大。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做基础,再逐步开放市场,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的汽车企业就逐渐发展起来了。
竞争,让“稀缺”变得“不稀缺”
如今,中国国产汽车也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这其中有内升动力和外升动力,内升动力是国外产品的进入增加了中国本土产品的竞争意识,同时开放也增强了国外厂商之间的竞争。无论是汽车还是家电,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之间也有竞争,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当大量的技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技术就会贬值。中国市场恰恰是包容了各种稀缺的技术而让技术变得不稀缺。虽然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但开放的市场可以缩短中国与国外市场的技术差距。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因此,外商之间的技术竞争构成了中国的内升动力。2006年至2013年,中国汽车出口不断增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欧债危机,2014年至2016年前期,中国汽车出口呈下降趋势。所以,打开市场后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是一个难题。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汽车出口下降幅度已经收窄,汽车出口只下降0.1%。
创新,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中国未来的汽车出口除了数量上的商品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本输出。汽车并不是一买一卖的东西,往往是包含了零配件供应、产业链、价值链等各种因素,像零配件供应的售后服务就需要中国在国外铺设网络。很多东西适合在国外加工,但结合这些年入世的实际情况看,有成功的范本,也有不成功的案例。有些海外并购,实际进入以后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除了走出去,中国汽车工业在引进来的过程中,外资希望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减少外资准入限制,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当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应该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汽车工业要培育新亮点、打造新优势,例如新能源汽车和前些天在苏州成立的汽车检验联盟,就是要集中力量促发展。
在入世15年后,中国未来的汽车工业可能走向更高的繁荣,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中国的对外贸易转方式、调结构。(中国新闻网转载国是直通车消息)
新闻推荐
- 期待好事成真,端看台方态度2025-01-22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2025-01-22
- 空中海上齐发力 中国外贸“朋友圈”开年不断扩大2025-01-22
- 跨海买年货成热潮 马祖乡亲乐享福马“同城生活圈”2025-01-22
- 一幅春联“写”心声2025-01-22
- 连续发行21年 生肖邮票成为法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