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放弃应对气候变化责任损人不利己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6-12-08 16:05:59 | 来源: 参考消息网 |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11月26日刊登题为《特朗普时代的气候变化》一文。文章称,2009年,唐纳德·特朗普在一封呼吁美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公开信上签字。2012年,他称气候变化是中国人编造的骗局。在选举期间,他表示要退出去年在巴黎达成的一项关于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协定。近日,作为当选总统,特朗普称他对《巴黎协定》持“开放态度”,并表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之间存在“一些联系”。
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既解救了悲观主义者,也解救了乐观主义者。对于气候问题感到失望的人仍觉得美国会忽略或退出《巴黎协定》,或者放弃作为《巴黎协定》基础的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比较开朗乐观的人则希望特朗普会改变其选举时期的言论,继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现实则更加复杂。特朗普标榜的“美国优先”的民粹主义对于救助地球毫无作用,但也不会造成许多人担心的大灾难。
文章称,首先是坏消息。即使特朗普尊重美国对于《巴黎协定》的承诺,其政府也不可能开展行动。共和党中的许多人认为,气候协议是全球管理越界的例证。特朗普的许多选民认为气候变化本身是“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岸的精英”炮制出的谎言。化石燃料代表着繁荣和自由。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曾承诺一上任就会废除对美国化石燃料生产的“遏制就业”的管制,而化石燃料占美国人造温室气体排放的80%。
他国不会止步不前
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主要实际做法是,通过不履行提供大笔资金帮助别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来削弱《巴黎协定》。相比穷国,富国应对全球变暖的负担更轻,因为它们的能源需求停滞,能源效率也不断提高,而穷国有数十亿人仍缺少化石燃料所提供的廉价能源。美国和其他富国承诺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穷国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私人投资者一直在拿出大量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他们身上的负担更重。
这是令人担心的。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通向更加绿色的未来的道路是畅通的,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国外。在国内,特朗普想支持化石燃料仍有限制。对于他希望在联邦土地上开采的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油气资源来说,除非有利可图,否则没人愿意去开采。煤炭被廉价的页岩气所取代,而非奥巴马的规定。即使新政府放弃美国对《巴黎协定》的承诺,加利福尼亚州也有自己的清洁能源政策,并将继续规定其他州和汽车工业效仿的燃料效能标准。此外,能源投资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企业或许不敢断言未来的总统会坚持特朗普的政策。
文章称,没有美国的领导,其他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也不会停止。自身利益会发挥作用。中国至少会像重视城市空气污染一样重视气候变化——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每年造成中国很多人死亡。印度需要采取气候行动以应对极端天气:在风暴、洪水和其他灾害过后,它都会花费巨资。
自身商业利益也会让其他国家在去碳道路上走下去。清洁能源成本骤降。自2008年以来,电动汽车电池成本降低了80%;过去三年,北欧海上风力能源成本减少了一半以上。太阳能成本接近天然气和煤炭,成为一种非常廉价的动力来源。预计到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几乎是当前的三倍,而它已经是世界上最大太阳能国家。
放弃责任自食其果
正如近日特别报道所指出的,此类发展将在未来数十年遏制对石油和煤炭的需求。去年,可再生能源使用量首次超过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来源(由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不可控性,天然气仍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补充)。随着赚钱机会的出现,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例如,中国希望通过生产更便宜的太阳能板、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以及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系统,成为一个清洁能源超级大国。
文章称,显然,如果美国放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地位会后悔不已。世界第二大污染国分享别国努力成果,会让一些国家考虑采取反击——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碳关税,这个提议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贸易战。《巴黎协定》很有可能远不能实现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一个更加拒绝配合的美国可能会让深度去碳化的前景更加渺茫。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将退出其全球角色的征兆令人担忧。
然而在气候变化方面,正如其他依赖美国领导的领域一样,世界其他国家可以尽力坚持到底。中国的碳排放量或许已经达到顶峰。2015年,不仅汽油降价,汽车燃料功效的提高还将每日汽油消耗量减少了230万桶。中国、印度、欧盟国家、加拿大和其他国家都非常愿意接受更清洁的能源技术。如果它们团结一致可以改变现状,那么无论有没有美国都一样。
新闻推荐
- 丁薛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全文)2024-11-14
- 中外人士共话“全球南方”媒体智库合作新机遇2024-11-14
- 秘鲁学者谈APEC: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关键角色2024-11-14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2024-11-14
- 23部两岸高校优秀短片亮相海峡两岸青春影展2024-11-14
- 跨海而来见证“中国奇迹” 台湾同胞在珠海“圆梦”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