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的经济政策如何让台湾腾飞

全国台企联会长王屏生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蔡英文当局推出的“新南向政策”是“海市蜃楼”,完全不切实际,台商要到东南亚发展,最佳的捷径是经过大陆到东南亚。对于大陆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台商不会缺席。

 

王屏生认为,在大陆经济“新常态”下,台商会有更多新的机遇与新的市场。反观台湾还是“旧常态”,一点生气也没有,所以台商在大陆投资发展的势头会更强劲,并会持续下去。

 

这让人联想到蔡英文前不久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上撰文称“让台湾再度成为老虎”。在这篇文章中,她为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描述出了种种美好愿景,宣示台湾的改革与再造将在2017年加快步调。但对比她上台后一系列政治挂帅枉顾民生的言行,只能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拿台湾的旅游业来说,从今年开始就进入“寒冬”,业者生计难以维持、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实在是无法令人苟同蔡英文经济腾飞的梦想能够在短短四年内变为现实。

 

民进党当局为了政治上远离大陆,大力推行各种“去中国化”政策,“新南向政策”就是其中一项从经济层面展开的“去中国化”行径。从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南向政策”到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历时这些年,对于台商这个趋利性的群体来说,哪里有商机,他们自然比台当局要敏感的多。如果东南亚投资环境好又市场广阔容易开发,台商早就会趋之若鹜,又哪里需要当局的“新南向政策”来推动?

 

对于蔡当局推动的“新南向”政策,岛内的导游、艺品业多不看好,他们忧心这“只是口号、不切实际”。一名导游举例,以前陆客可能来100团、东南亚来10团,总共110团;现今陆客只剩30团,东南亚20团,“整体来说,根本远不及陆客锐减团量”。林姓导游说,台湾许多天然环境跟东南亚国家相近,珊瑚礁、沙滩都类似,如何相比?而穆斯林不吃猪肉,“饮食就有很大差异”,如何打造友善穆斯林环境?花莲县商业会理事长张智钦表示,自己所开石艺公司,“520前每月还有3000万新台币营业额,如今剩不到1000万”。

 

针对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问题,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曾指出,过去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表达过愿意探讨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与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可行途径,国台办和陆委会也就此展开过接触。但是大家看到,“520”之后,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如果“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能得到维护,两岸政治互信不复存在,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进程被迟滞,那么对这个问题势必带来不利影响。

 

这样一个“海市蜃楼”的经济政策,如何能让台湾经济腾飞?大家都在试目以待。(中国台湾网网友:肖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