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荒谬 民进党当局满意度雪崩式下滑

台湾《中国时报》21日发表淡江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系主任包正豪的评论说,蔡英文当局执政刚满半年,随着的施政满意度不断下滑,就像受伤或年老的猴王会遭到挑战一样,民进党内“有大志者”开始蠢蠢欲动,试图挑战蔡英文的权威。

 

不过,和猴王争霸的不同点在于,民进党内会先跳出来的通常都是权力边缘人。跳出来的原因,无非是企图能够趁蔡英文忧心施政满意度之际,给予压力,希冀蔡英文不愿“后院起火”而抛出一些政经权力的碎肉来安抚他们。真正有能力挑战领袖位子的,会等到蔡左支右绌,内外交迫之际,才会撕开温情团结面纱,赤裸裸地要求最大块的权力蛋糕。

 

一叶知秋,连郭台铭选台当局领导人的支持率远胜过蔡英文的新闻都能闹得沸沸扬扬,也难怪“独”派开始攻击蔡的“党政合一”,要求她让出民进党主席位子,甚至要逼迫“行政院长”林全下台和特赦陈水扁。

 

“打铁还需自身硬”,蔡英文施政满意度雪崩式下滑,根源还是在于内政处理失当,让民众失去信心。上任半年来,欲展现“改革”雄心,民进党当局接连推动许多高度争议的政策,譬如一例一休、日本核灾地区食品解禁和瘦肉精美猪解禁、年金改革,还有不当党产处理等。这些政策之所以难解,就在于社会意见分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犬牙交错式地把整个社会都牵连进来。这些政策全数在半年内仓促推出,可想见社会对此不会形成共识,既无共识,自然推动困难,利益相关各方寸土丝毫不让。

 

这是极为明显的事实,那么蔡当局为何非要在短时间内“横柴入灶”呢?难道她不明白这样会造成社会纷争,并不是推动政策的最好方式吗?

 

民进党的第一个说法是老套路的“前朝遗患”,把责任先推给马英九,试图转移焦点。不过,既然已经“完全执政”,诿过“前朝”,只能满足绿营支持者的心理,难以说服其他选民。民进党自知理由不够充分,于是再提出“清理战场”。这是个“利空出尽”的想象,借着刚刚执政,社会还对蔡英文有寄望之时,把烫手山芋一次全抛出,让社会压力在短期内全部引爆释放,然后独裁式地完成“民主程序”,结束社会对这些议题的讨论。所以我们看到“3日10场公听会”要解禁日本核灾地区食品,就是此种逻辑思考下的产物。

 

比较出乎民进党当局意外的是,没想到社会反弹会如此剧烈,所以像“一例一休”案,逼得民进党当局必须将法案重新送回“立法院”委员会讨论后,再送交“院会”。这当然是因为选前操弄民粹而产生的苦果。不过就算如此,这些都是民进党当局认为可以接受的代价,只要在短期内把这些案子统统完成“立法”程序就可以了。

 

为什么造成社会这样大的冲击与撕裂,民进党当局还自以为得逞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民进党执政的核心价值在于“赢得下一次选举”,而不是“治理台湾”。清理战场是要让社会争议在短期内爆发,然后经过1、2年的冷静无为后,在选举年来临时,民众已忘却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使得民进党无需在政策争议当中打选战。

 

争议政策对于社会的影响或是未来发展,不是民进党当局关心的重点,所有一切统治行为都是为了赢得选举而服务,无关民生。就这样,在选举计算的虚耗当中,台湾继续沉沦。“以民主之名”,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