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首支国际应急医疗队落户中国 展现大国责任感

世卫组织首支国际应急医疗队落户中国 展现大国责任感

世卫组织首支国际应急医疗队落户中国 展现大国责任感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于2016年5月23日获得世卫组织认证。网络资料图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 赵妍):2016年5月23日,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在60多个国家的200多支救援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首批第一支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证的救援队。不久前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时,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总队长、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讲述了这支专业覆盖广、综合素质高的应急救援团队的建设历程。

 

每当世界上某个地方出现重大的灾难,各国医疗队都会积极地参与救援,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性、针对性和统一的调度机制,救援效率大大降低。在此情况下,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启动国际应急医疗队注册工作,旨在建立一个灾难信息发布平台以有序地调动队伍前往灾区进行救援。区别于普通医院的救援形式,世卫组织为此次应急医疗队认证设立了特有的标准。“世卫组织的标准还是很高的,包括6项指导原则、13项核心标准和22项基本技术标准。这些标准更多地侧重于世卫组织的基本宗旨,涉及到人权、公正公平、没有歧视等等,还包括跟当地政府和灾区其他队伍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在野外救治的能力。这些要求非常高,跟我们在医院里完全不一样。”

 

着眼于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建设,2010年,上海市卫生局成立了首支由上海市东方医院整编制承建的“上海市卫生应急救援队”。经过多年增编、培训、演练、实战锻炼,这支救援队不断成长壮大,于2012年晋升为国家首批16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之一。因此,面对世卫组织严苛的认证标准和考核,东方医院应急医学救援队展现出了他们扎实的基础和充分的自信。刘中民说:“实际上我们这支队伍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最高标准,不管是救援的车辆,还是我们的野战医院、相应的设备设施、人员构成以及我们日常的训练、演练和承担灾难救援工作(的能力),在国内的队伍中,我们的综合性是比较突出的。”

 

在国内,重大灾难的医疗救援以现场提供医疗服务为主;而在国际上,救援队伍自身的生存能力、后勤的支撑、为当地灾民提供生活保障的能力也要纳入救援队伍建设的范畴之中。因此,在筹备世卫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认证的过程中,世卫组织对一支队伍能够自我生存多久、能够处理多少病人、能够为当地的灾民带来多少常规医疗与生活服务的重视也将东方医院带入了一个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新阶段。最终,通过世卫组织的重重评审与考察,东方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达到了世卫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二类队伍的标准,成为了全球首批第一支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

 

上海市东方医院的这支国际应急医疗队的发展并未止步于这一阶段性成果,他们不断地强化队伍的日常训练、完善设备的更新、转变演练的方案以便随时能够参与国际救援。 “第一,我们作为世卫组织认证导师的单位,需要去指导其它国家队伍的认证工作。第二,我们按照世卫组织的要求对我们的设施进行了更新,提高各种设备的小型化、轻型化、可携带化、高效率化。此外,针对救援出动,我们也在按照标准的流程,跟物流公司对所有的设备器械进行装箱、清点和编号,并且与海关进行交流形成事先通关的举措,这些都是我们的创新机制。第三,我们不断提高队员的外语能力同时更加注重掌握小语种的队员的遴选与培训。现在我们已经有掌握阿拉伯语、韩语、法语、英语、俄语和日语的队员。这些都是我们成为国际应急医疗队后所发生的新变化。”

 

首支国际应急医疗队落户中国,不仅使这支队伍的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展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应急救援任务的责任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