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年北上创业潮涌动广阔内地市场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1-12 12:00:21 | 来源: 新华网 |
新年伊始,80后香港小伙子马峥忙碌奔波于香港与深圳两地之间。依托香港雄厚的科研实力、借助深圳优良的创业孵化环境,背靠广阔的内地市场,马峥的无人机公司逐渐赢得市场青睐。
2015年在参加一档内地创业真人秀节目收获了300万元天使投资后,马峥从大疆公司辞职,带着团队从香港北上深圳前海创办了自己的无人机公司。
这是中国(广东)自贸区的一个片区,北上的年轻人坐大巴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回到香港的家中。
为什么选择北上?理工科出身的马峥给出了“专业”的理由:一套竞技无人机产品的数百个零部件,全部可在东莞的几十家工厂制造,然后由一家工厂组装。
同样的理由吸引了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的陶师正,他把自己的电动船外机公司设在往北数十公里的东莞松山湖,这是当地政府规划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想要做一个产品,开车两小时、半径100公里内,就能找到相应的硬件合作伙伴,这几乎是全球范围内从创意到产品的最短距离。”他说。
从香港一路北上,聚集在深圳湾周边的“前海-松山湖地带”被誉为“中国硅谷”,这里走出了华为、腾讯这样的科技和互联网巨头,聚集了数百个国家和省市级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专利申请量数倍于沿海发达城市。
散落在深圳、广州、东莞的电子元器件、模具工厂构成了最成熟的产业链配套。“楼下跑一圈就可以买到所需的全部零部件”——这令人难以想象却每天发生着的事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来这里把想法变成产品。
“这里身边到处是创业者的身影,与同龄人把想法做成产品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陶师正说。
目前,中国政府正努力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经济发展新引擎,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加快向制造强国、创新型国家迈进。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也从地产、旅游、消费等传统领域逐渐向创业、创新的新兴市场转移。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对“北上”创业跃跃欲试。
香港青年协会2015年11月底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受访创业者认为,在香港利用科技创业颇具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困难是香港市场太小;约半数受访者有计划于香港以外地方创业,当中三分之二以上以内地为目标。
当越来越多的香港科技人才涌入内地寻求发展,内地的资本也开始瞄准香港的创业项目,两地的双向交流日益明显。
2014年搬到东莞松山湖的李群自动化公司是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石金博团队创立的,直到去年拿到红杉资本3000万元的首轮投资,他们的轻量级工业机器人终于有了自家的工厂生产。
早在2013年,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联和香港青协三方发起成立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目前已吸引了两地近百家创业团队进驻。香港工商总会也在前海成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在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数千平方米崭新的办公楼免费向入选的创业团队开放。
在前海的青年梦工厂,除了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设施、WIFI、运动餐饮等硬件配套外,梦工场还为入驻团队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
“从公司注册到上市,包括投融资、会计、法律及人力资源等,入驻的创业团队都能在此找到一站式服务。”前海管理局副局长何子军说。
“在香港、新加坡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创业的年轻人几乎无法想象能有这样的写字楼,一个月租金十几万元根本承担不起。”陶师正说。
类似的扶持在珠三角许多城市成为“标配”。澳门青年许佳峰成为珠海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的90多个入驻团队之一。“这会是一个跳板,让我把业务拓展到内地的每一个城市。”他说。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配套了总规模2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发起设立横琴澳门青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另外还为入谷创业企业提供至少一年的免费办公场地,吸引着澳门青年前来创业。
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之路。“十三五”期间,培育以“双创”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新动能,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科技部部长万钢上个月在港表示,香港是科学高地和创新重镇,而内地是让科学种子开花结果的腹地平原,他鼓励有意创业创新的年轻人走向内地。
前海孵化中心执行董事谢一锋说,创业创新的浪潮已经来到,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将拥有广阔的舞台与无穷的潜力。(记者叶前 杜斌 陈寂)
新闻推荐
- 期待好事成真,端看台方态度2025-01-22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2025-01-22
- 空中海上齐发力 中国外贸“朋友圈”开年不断扩大2025-01-22
- 跨海买年货成热潮 马祖乡亲乐享福马“同城生活圈”2025-01-22
- 一幅春联“写”心声2025-01-22
- 连续发行21年 生肖邮票成为法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