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界人士把脉“经凉” 指互利合作空间仍大
| 编辑: 李邵鹏 | 时间: 2016-09-28 17:14:27 | 来源: 中新网 |

资料图
近日在东京参加第十二届“北京-东京论坛”的一批颇具层级的中日经贸界人士看来,尽管当前情形令人遗憾,但两国之间拓展新的互利合作空间仍大,机遇更多。
与会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将此番双方与会经济人士的对话形容为对中日经贸合作的“号脉、诊断、开药方”,指其结果达成不少共识。
中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28日的论坛大会上介绍说,之前的经济分论坛对话中,双方经济界人士认为,值得警惕的是,目前中日间相互贸易和投资大幅度下降,正在削弱中日工商业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互利共赢关系。并就此提出多个可以拓展合作的机遇空间。
由日方与会人士率先提出的“一加一大于二”说法,显然获得双方首肯。中石化集团前董事长傅成玉、华信能源执行董事臧建军,以及日本三井物产公司顾问枪田松莹等人,都提出中日能否在高铁、发电、装备制造和化工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并由此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另一个被关注的领域则是,中日能否在低碳、绿色发展、节能减排方面,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
与此同时,中日企业界人士已将视线投向创新、互联网领域的合作空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石东伟介绍了如何通过跨境电商,为中日两国过往难以参与相互投资和贸易的小企业、青年人,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开放平台,引起瞩目。
中日能否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走出去”方面进行双赢合作,也被视为新的机遇空间。
与会人士并提出,中日能否在应对少子老龄化方面,开展一些实质性的合作。
两国经济界人士还讨论了两国对亚洲的共同责任和能够作出的贡献。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晓教授提议,在当前全球金融风险明显上升的情况下,中日之间能否推动在金融、外汇储备等方面开展一些新的合作。
中日在扩大新兴投资和服务贸易方面开展合作,同样被认为具有可观的机遇空间。
包括中国知名经济学家樊纲在内的一些人士还提及,或可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等地区一体化合作进程方面,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中新社东京9月28日电 (王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