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蔡英文在谋划针对大陆的“亚太新战略”

日前,民进党当局正式公布“新南向政策纲领”,“新南向政策”目标与方向更加明确。华广网19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文章分析指出,“新南向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与美日盟友结盟的亚太新战略,核心是围堵中国大陆。王建民认为,但是台湾过于高估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过于视美日为台湾安全的保护伞,会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大陆在亚太地区的外交与安全环境,影响与阻碍大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与经济合作,台湾会起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作用。这是大陆必须要高度重视与警惕的新动向。

 

评论摘编如下:

 

日前,民进党当局正式公布“新南向政策纲领”,“新南向政策”目标与方向更加明确。仔细观察与分析民进党当局的“新南向政策”以及两岸、涉外议题,不难发现有着更大的区域战略考虑,在某种程度上是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与美日盟友结盟的亚太新战略,核心是围堵中国大陆。

 

蔡英文的两岸与涉外总体战略就是“重国际轻两岸”、“重美日轻大陆”、“重南轻西”,这三者又是密集相关,环环相扣,核心则是亚太地区。蔡英文执政后,一方面全面倒向美日,意在实现“联美结日抗陆”及建立“美日台实质安全同盟”,同时努力谋求加入美国主导的TPP经济联盟(尽管美国选举增加了未来TPP的变数);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与东南亚、南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为目标的“新南向政策”,建立广泛的经贸、科技、文化等各层面的“链接”与关系。可见,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实际上是台湾当局正在谋求建立一个新的亚太战略。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与日本长期推行的“南进战略”(2012年安倍也提出“企业南进政策”)、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括强势介入南海、大力拓展东南亚、南亚国家关系)有密切关系。民进党当局企图让台湾扮演协助美日在东南亚、南亚与大洋洲等地区抗衡中国大陆的“战略棋子”。民进党执政后,全面倒向美日,在涉外政策与区域安全等重大问题上极力配合美日亚太战略,加强台湾与美日在东南亚、南亚的合作,企图扮演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伙伴角色”。为实现这一目标,蔡英文当局亚太地区重大事件诸如日本新安保法、对南海仲裁案结果的表态及对冲之鸟礁、太平岛等立场,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台湾学者林建山直言,蔡英文“新南向政策战略”计划明确传达了“亲美日远中国”的核心“国政策略”,企图透过“新南向”挤进美国的“亚洲伙伴行列”,拉拢东南亚国家构筑“排中的价值同盟”,协力对抗大陆。这是对蔡英文亚太区域战略非常精辟的论断。

 

在“新南向政策纲领”中,民进党当局提出与这些国家“建立广泛的对话与协商机制,形塑与东协(盟)、南亚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合作共识,有效解决问题与分歧,逐步累积互信和共同体的意识”。显然这是指建立或累积“政治互信”与“区域安全共识”,只是由于过于敏感,不敢明讲,只能采取模糊的概念与语言,但难掩蔡英文当局的亚太区域战略新意图。

 

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或“亚太新战略”除了上述战略安全层面外,在经济层面,一方面争取加入美国主导的TPP与以东盟为主的RCEP外,重点是发展“新南向政策”确立的与东南亚、南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贸关系,而且作为台湾内需市场的延伸,避免台湾对大陆的全面性与结构性依赖。另一方面淡化与阻挠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倡导台湾与东盟、南亚、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经济共同体的意识”。民进党当局了解,台湾要与这些国家建立“经济共同体”是不现实的,但又要“远中”与分散大陆市场及要与这些国家发展新的经济关系,就使用“经济共同体意识”概念,其实就是经济上“重南轻西”或“近南远中”的战略思维或意识的体现。

 

蔡英文当局旨在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对外战略思维与做法,企图建立针对中国大陆的台湾“亚太新战略”,过于理想化,高估了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过于视美日为台湾安全的保护伞,误判了东南亚、南亚与澳新等构成的“南向”地区形势,因此难以实现。不过,蔡英文当局以“新南向政策”为主导的亚太新战略,与美、日共同推进东南亚、南亚及澳新安全结盟与强化经济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大陆在亚太地区的外交与安全环境,影响与阻碍大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与经济合作,台湾会起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作用。这是大陆必须要高度重视与警惕的新动向。(王建民,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