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LOGO是如何诞生的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6-08-10 15:14:38 | 来源: 钱江晚报 |
相信很多人都被LOGO的图案及创意深深吸引。大家都想知道,这个LOGO到底出自谁人之手?为什么这样设计?前后花了多少时间?设计中最难的地方又在哪儿?
带着诸多疑问,钱江晚报记者找到了峰会LOGO设计者——设计者其实是一个团队,其中主创人员有三人,分别是袁由敏、方宏章、隋焕臣。袁由敏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另两位曾经是他的学生,现在是一起共事的合作伙伴,他们在杭州转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9日,在他们的工作室里,主创成员接受了钱江晚报记者的访问,详细介绍了LOGO出炉的前后过程。
杭州、中国和世界元素有机融合
设计方案赢在这儿
袁由敏他们的工作室是2008年成立的,在业内已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LOGO也是出自他们之手。他们表示,当时参加G20杭州峰会LOGO设计竞标时,压力还是蛮大的。“毕竟G20峰会全球瞩目,关注越大,压力自然也就越大,怕做得不够好。”
幸运的是,袁由敏团队的设计方案,经过层层筛选和评审,不断的修改完善后,最终胜出了。钱江晚报记者注意到,在他们的工作室里,挂满了各个阶段的设计稿。“整个工作前后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比较明显的改动有8次。”
他们认为,胜出的主要原因是,他们LOGO中杭州元素、中国元素和世界元素有机融合,而且很好地诠释了G20峰会的精神。“这些元素的融入,我们在第一稿中就已经考虑到了。”
最终入选的方案定稿,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袁由敏说,杭州是江南水乡,在《马可波罗游记》里便被描述为“千桥之城”。“桥是这个城市特有的一个文化,同时也是连接双边,构建对话机制的象征。它更是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
“而桥的倒影,则反映了中国人对虚实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国人对阴阳的认同。”袁由敏说,20根线条代表与会的20个成员,从世界各个地域,来到杭州相聚。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图案中G20的“〇”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印章在中国是个人信用的体现,我们在设计中融入印章,也想表达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意思。”
线条的处理最磨人
LOGO容易读懂最自豪
从最初稿到定稿,袁由敏团队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主要形态优化,比如线条曲线、疏密、粗细等。二是图形元素的调整,比如印章部分;三是图案和文字组合的调整。
不过,在他们看来,最难处理,最磨人的就是那20根看上去平淡无奇的线条。“线条均衡度的把握真的很难。”他们说,如果线条太粗就容易糊在一起,如果太细,桥的形态又出不来,都会影响到整个画面感。
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他们将许许多多不同尺寸、不同线条粗细,不同灰度背景,不同色彩组合的LOGO,全部打印出来,进行各种测试和调整,最终选出尽可能满足多种应用场合和需求的LOGO定案。涉及到线条的粗线,可能是1.2毫米到1.1毫米之间的调整,甚至可能是0.9毫米到0.98毫米之间的调整。
他们打开了电脑调出了LOGO图,跟记者进行讲解:“如果从LOGO呈现的高度上来讲,使用2.5厘米及以上LOGO的,我们采用的是完整版。而1.5厘米到2.5厘米之间的,我们又会采用简化版。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让LOGO在视觉上达到更清晰、更完整、更平衡、更和谐的效果。”
设计过程虽然不易,但最终的结果,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满意。他们说,设计作品胜出本身就是对自己专业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同时觉得作为杭州的一份子,也为这个城市做了一份贡献。“而且从反馈来看,LOGO很容易被大家读懂和理解,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这也让我们为自己的作品感到无比自豪。”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