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发布了南海问题最新研究成果 为证明中国拥有南海主权提供更多证据资料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 柳青):中国社会科学院30日发布南海问题最新研究成果。台湾政治大学原边政研究所所长唐屹教授公布了涉南海档案资料50余册,充分证明中国拥有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公布的南海问题相关档案,为证明中国在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提供了更多证据资料,具有重大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30日在近代史研究所发布了南海问题最新研究成果,台湾政治大学唐屹教授作主题报告。据了解,出于学术研究和现实需要,唐屹及其团队二十多年来经过多方搜集整理,陆续编辑出版了多卷边界档案资料汇编。30日公布的南海问题档案资料,共53册,全部来源于台湾地区相关行政部门的档案,采用影印方式呈现,是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资料。唐屹在当天的报告中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并表示这些材料充分证明了中国在南海拥有主权:“民国二十四年,1935,行政院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所出版的南海的疆域图,这是那个年代这么划下来的,到了(民国)35年底、36年,我们就从日本人手中接收了西沙、南沙,最后就公布了这些岛屿。其实这个问题,西沙、南沙是属于中国的,这是不必争的事情。”

 

唐屹介绍说,1949年国民党迁台时,带走了大批档案资料。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表示,此次公布的相关档案,使南海的史料整理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具有极大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很多资料是我们过去没有听到过的,比如说美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对中国在这个地方(南海)有权益或者中国实际管理这个地区,他们是认可的,比如说飞机要经过,台湾要提供气象信息等等,就是在一段时期之内,他们对于南海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异议的。”

 

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李国强研究员介绍说,中国史学界把论证领土主权归属的要素归纳为四个方面,也就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与经营、最早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就南海而言,这四个要素贯穿于主权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并形成了秦汉以来渐次出现、唐宋以后日臻完备、清末至近代最终确立的历史脉络。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中国学术界在南海历史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逻辑体系。李国强指出,中国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为厘清历史事实,明确南海主权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国史学界客观审视和评价南海周边国家和南海的关系,尽管并不完全否认周边国家的先民或许在南海也有海上活动,但是与中国相比,周边国家不具备开拓南海,开发南海、经营南海、治理南海的完整历史过程,更不具备构成南海主权的基本要件,和有效性、合法性,周边国家拼凑的所谓历史依据不仅漏洞百出,而且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不能改变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基本事实。”

 

李国强还表示,历史研究是阐明南海问题的一把钥匙,是维护中华民族海洋权益的重要基础,有关南海问题的国内外文献、档案等仍有待进一步搜集和挖掘,不断理清南海主权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南海历史研究的应用价值,回应社会各界对南海历史问题的关切,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南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