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家国事,何须问此身—— 记南洋华侨革命中坚张永福
编辑: 章文君 | 时间: 2016-05-25 17:49:18 | 来源: 海峡飞虹 |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积贫积弱和胆小懦弱,国外华侨饱受移居地原住民的歧视、排挤和迫害。为改变这一情况,他们纷纷出钱出力,参加反清革命工作,为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贡献良多。地处东南亚咽喉的新加坡,在孙中山先生的努力下,于1906年4月6日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有着南洋华侨革命中坚之称的张永福被推选为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副会长。
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旧址——晚晴园今照
从富家子弟到爱国青年
张永福,字祝华,祖籍广东省饶平县,1872年出生于新加坡富裕华侨家庭。他的父亲张礼早年从潮汕到新加坡谋生,在新加坡开设“新长美行”,经营绸缎布匹生意, 颇具规模。
由于家境富裕, 张永福从小就被父亲送进华文学校就读,受到过良好的中华文化教育。在张永福的青少年时代,他十分爱好中国历史课程, 思想非常活跃。祖国文化的熏陶和近代中国的积弱使其慢慢培养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张永福深受仗义疏财、爱国救国思想的浸润,喜爱结交爱国人士,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新加坡富商、维新名士邱菽园和他的邻居陈楚楠。
张永福半身油画
从保皇党人到革命志士
受新加坡维新名士邱菽园的影响,张永福曾广泛阅读《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宣传保皇思想刊物, 对保皇派领袖康有为颇为崇敬。并参加由邱菽园组织的“好学会”,声援康有为的保皇立宪活动。
1901年,保皇派领导人物之一的唐才常在汉口举事失败,这暴露了保皇党的的腐败、堕落。不久,因《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康有为侵吞海外捐款的行为,使得张永福对康有为大失所望,思想开始转向反清革命。
这一年, 被称为“四大寇”之一的革命党人尤列到新加坡设立“中和堂”,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张永福得悉尤列为兴中会员,便托《天南新报》记者黄伯耀介绍, 与之交往。并在尤列的介绍下阅读了上海《苏报》以及《革命军》、《黄帝魂》等革命书刊, 逐渐接受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
1906年,孙中山在晚晴园与新加坡同盟会正、副会长陈楚楠(右)、张永福(左)合影
从革命中坚到建国功臣
1901年,张永福与新加坡其他革命志士共同组织了一个革命小团体——小桃园俱乐部。在1903年“苏报案”中,新加坡革命志士以“小桃源俱乐部”名义致电上海的英国领事馆,为挽救国内革命志士章炳麟、邹容的性命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开通民智,推翻满清”,1904-1911年间,张永福与其友人陈楚楠等人先后创办《图南日报》、《南洋总汇报》、《中兴日报》,开设同德书报社,积极宣传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革命思想。
在张永福等人的努力下,1906年4月6日,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立于新加坡晚晴园内,并在短短时间内,由成立之初的14人发展为有接近250人的革命团体,成为了孙中山在南洋策划革命活动的中心,发挥了联络南洋侨胞、宣传革命、筹集军资、组织会党、策划起义等多重功能。1907年的黄岗起义和镇南关起义,以及1908年的河口起义,便是在新加坡秘密策划的。
由于张永福的贡献,1912年民国成立后,他获孙中山颁旌义状以兹奖励。同年,中国国民党在新加坡成立支部取代同盟会,张永福被推选为名誉会长。1924年,张永福回国担任中央银行汕头分行行长。1926-1927年间,他又曾短暂担任汕头市市长,后曾定居南京。战后,张永福搬到香港居住。20世纪50年代,他又从香港回到新加坡隐居,并于1959年病逝,享年八十七岁。
参考文献:
1.陈民:《辛亥革命中的陈楚楠与张永福》,《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03期。
2.高伟浓、秦素菡;《南洋华侨张永福生平及其思想转变》,《东南亚研究》,2005年05期。
3.图片来自网络。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