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贫困县开行始发动车 瞄准粤港澳游客

广西贫困县开行始发动车 瞄准粤港澳游客

图为行驶中的“柳州三江号”。朱柳融摄

 

广西贫困县开行始发动车 瞄准粤港澳游客

图为“柳州三江号”内饰。朱柳融 摄

 

始发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柳州三江号”动车,15日从三江南站始发,向东3个多小时直抵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市。这是全国首次在少数民族自治县和贫困县开行始发旅游扶贫动车。“‘柳州三江号’的开行,拉动了侗乡原生态民族风情旅游客源市场,搭建了粤港澳到三江的高铁旅游专线。”三江侗族自治县代县长吴乐表示。

 

地处中国西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三江县,境内侗族人口20多万,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份。因受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三江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爬坡牙碰膝,下山背拖泥,隔山欲相会,相逢须半日,”曾是侗乡人行路难的真实写照。

 

2014年12月26日,随着贵广高铁的全线开通,三江县成为中国首个通行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如今的三江,已形成西进贵阳、东连广州、南下北海、北接长沙的快速交通网络,每天有36趟动车停靠于三江南站。

 

“高速动车开进三江,给侗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乐介绍,目前每天通过高铁进出三江的旅客超过2000人次,高铁不仅极大改善了进出当地的交通条件,还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

 

从事茶叶种植20多年的三江县八江镇布央村茶农吴正光对此深有体会。30年前,布央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曾流传“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的顺口溜。30年后,当地种植茶叶约1万亩,依靠种植茶叶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人民币,周围村屯“有女争嫁布央郎”。

 

“这一切来之不易。”吴正光感慨道,以前因为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很少有客商愿意来,出门推销茶叶也费时费力。“高铁开通后,极大缩短了外出的时间和成本,许多客商主动上门考察,有力带动了茶叶销量的增加。”

 

拥有“桥楼之乡”、“百节之乡”美誉的三江县,迈入“高铁时代”后,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粤港澳地区的游客。

 

“粤港澳地区游客是三江县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占游客总人数的六、七成。”三江县旅游局局长杨斌义介绍,2015年,该县旅游总人数达505万人次,社会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人民币大关。

 

在高铁助推当地旅游、农业发展的同时,作为贵广高铁线中间站的三江县也遭遇着“尴尬”。

 

“要从三江南站外出,得看贵阳、广州的高铁票额,高峰期出行比较困难,使得三江旅游面临‘易进难出’的瓶颈限制。”南宁铁路局客运处处长麻寒松介绍,订制开行“柳州三江号”,使三江南站由中间站向始发站升级转换,畅通了三江县与广州之间的高铁旅游通道。

 

搭乘“柳州三江号”返程回广州的游客王培兰,结束了两天的三江之旅。“三江的山水风光、桥楼、百家宴等都很吸引人。”王培兰说,从广州到三江只需要3个多小时,“感觉像没出城一样,肯定还会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