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政界遇冷选民不支持 “安倍经济学”穷途
|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6-05-16 15:14:36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综合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底上台后,誓言要通过推动“安倍经济学”,以“三支箭”挽救积弱已久的经济,不过始终未见成效。分析称,虽然安倍力推改革,但无论是政治集团还是商界都予以冷待。在利率愈来愈低、企业吝于加薪和债务增加的趋势下,日本人多年来存储下的财富未见合理回报,未来更可能进一步缩水。
日本央行今年初推行负利率政策,原意是令日元贬值,推动出口上升。岂料日元汇率自今年1月至今上升了10%,日本也未能走出通缩困境。政府为刺激经济而大肆举债,日本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至2.5比1。
政府和央行提振经济不力,向企业界求救,希望企业受惠于日元汇率带动出口之后,提升员工薪酬。然而大企业却不领情,以经济前景仍未明朗、信心不足为理由,宁可继续固守大量现金。
除了企业界不支持安倍,就连执政自民党和选民也不买账。安倍想开放农业、能源和医疗产业,并改革僵化的劳工市场,让女性和外国劳工参与。然而既得利益集团群起反对,安倍政府害怕得罪传统势力,尤其是自民党票仓的农业界,会导致选举失利。至于增加政府开支,安倍也面临财政保守派的阻力,对方提出增加消费税并减少政府债务。
当局千方百计推高通胀之际,有意见认为这是“一场错误的战争”,称量化宽松绝非良策。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物价下降主要源于三大因素︰上世纪经济泡沫爆破后的调整、人口急剧老化,以及国民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因此,通缩是经济弊病的结果,而非成因,当局的政策完全是本末倒置。
也有分析师认为,通缩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日本当务之急是保存国民在以往经济好景时所累积的财富,物价下降有助提升存款的未来价值,使老人和依靠固定收入的人士生活更充裕。相反,滥用量化宽松和政府开支,将令社会以后承受更大重担。
日本在野民进党党魁冈田克早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发出警告,称央行如果继续减息,只会令日本“走入绝路”。他又指安倍过于依赖金融及财务政策,忽视结构改革“‘安倍经济学’没有结果,民生未因此改善,公众不会再抱有期望”。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