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先生告别仪式举行:春雨洗梨花 春光送先生

梅葆玖先生告别仪式举行:春雨洗梨花 春光送先生

 

梅葆玖先生告别仪式举行:春雨洗梨花 春光送先生

 

梅葆玖先生告别仪式举行:春雨洗梨花 春光送先生

梅先生的夫人、家属及弟子最后送别梅先生。

 

3日上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今天,在八宝山送别大厅没有哀乐,而是梅先生最喜爱的京剧《大唐贵妃》中的《梨花颂》的旋律久久回响。

 

88岁高龄的谭元寿,坐着轮椅,带着儿子谭孝曾和孙子谭正岩,祖孙三代都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尚长荣,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艺副院长濮存昕,京剧大师叶盛兰之子、当今叶派掌门叶少兰,著名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于魁智,以及雷恪生、田连元、李金斗、白燕升等各界文化名人,以及众多自发赶来的戏迷观众、普通百姓,都来送别梅先生最后一程。

 

今早六七点钟,梅先生的弟子们就都陆续来到了殡仪馆前,50余名弟子身穿黑衣,在殡仪馆入场口两侧肃穆站立,在《梨花颂》的音乐中接待前来送别梅先生的来宾们。

 

虽然从梅葆玖先生辞世至昨日,北京京剧院特设了七天灵堂接待社会各界吊唁,已经有数千人前去悼念梅先生,但今天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仍然有数千人陆续来到现场,送别梅先生最后一程,其中有不少人,还是特地从海外和外地赶来,为了见梅先生最后一面。北京京剧院、国家京剧院、中国国戏曲学院也都集体组织前来送别梅先生。北京京剧院特意赶制的精美的梅葆玖纪念册很快就被赠光……殡仪馆门前排起了长队,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宋小川等梨园名家,也都和普通戏迷们排在一起。宋小川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界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遗体告别仪式了!”

 

记者跟随着长队,走进灵堂,只见梅葆玖先生静静躺在白色菊花簇拥当中,神色安详;一幅微笑端坐的巨大遗照悬挂在苍松翠柏背景当中,象征着梅派艺术万古长青;现场以梅葆玖先生生前最喜爱的《大唐贵妃》主题曲《梨花颂》动人的乐曲代替哀乐;梅葆玖夫人林丽源坐在轮椅上,和众家属一起在灵堂一侧,接待前来悼念的人们。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陪伴梅葆玖先生16年的秘书和助手叶金援等人,也一直在现场迎来送往。前来悼念的人们,八人一排,在梅先生遗体前鞠躬致敬,有人默默念叨着“梅先生一路走好”,有人忍不住泣不成声,还有人直接跪倒在地深深叩头……

 

台湾第一位梅派传人魏海敏

 

跟恩师学到的不仅是艺术,还有艺德

 

从台湾赶来的魏海敏,从日本赶来的袁英明,在梅先生重病期间就都已经来到北京探望老师,今天又再一次千里迢迢赶来,送别恩师。

 

昨晚赶到北京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是台湾第一位梅派传人。上世纪80年代,魏海敏在香港看到了梅先生的表演,一时惊为天人,于是当时业已成名的魏海敏就萌生了投身梅派的念头。等到海峡两岸开始互通往来后,她便在第一时间来到北京,投入梅先生门下,举行了盛大的拜师礼。那是在1991年,国内戏剧界拜师学艺的传统还没有恢复,魏海敏由此成为梅葆玖先生收下的台湾第一个弟子。

 

魏海敏告诉记者,4月18日时,她曾经来北京看望过病中的恩师,“那个时候,老师还在昏迷当中,当时很怕老师受苦,后来证明,老师真的是一位很有福气的伟大的艺术家。他一直工作到病倒前的最后一天,面对广大群众演讲他所喜爱的京剧艺术,这给我们的冲击非常大,也给我们树立了典范。老师这一生没有白活,他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我拜师很早,1991年就拜在老师门下,跟老师相处的时间很长,和老师一起表演,也在一旁看老师的表演,学到了很多,不仅是艺术,还有艺德。”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和董圆圆

 

今年政协会上,我们和老师照了最后一张合影

 

国家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和董圆圆两位著名梅派弟子,最后一次见到梅葆玖先生,都是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她们告诉记者,闭幕式的那天,她们和老师一起在政协用的晚餐:“那天,梅先生还来了一些朋友和家人,他特别细心地告诉服务员要留几个位子,还亲自去买饭票,最后用餐完,还跟每个服务员合影,并拿出一沓照片,一张一张给大家签名。那天,我们和老师照了最后一张合影。”李胜素和董圆圆都表示,今后梅派弟子会联合起来做一些事情,将梅派艺术发扬光大。

 

梅派唯一男旦弟子胡文阁

 

昨晚专场演出送别梅先生,

 

谢幕长达半小时

 

昨晚还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梅派唯一男旦弟子胡文阁,今天早上5点多就赶到了八宝山。他说昨天晚上演出乾旦坤生专场《红鬃烈马》,谢幕时全体演员和全场观众向梅葆玖先生照片鞠躬哀悼,送别梅先生,大家依依不舍,谢幕时间长达半个小时,现场气氛让人格外感动。胡文阁说:“其实这场戏我演的非常艰难,因为思绪万千,真的是没有心情演;而且这一个月来,体力透支也很厉害。但是我又一定要好好演,才能对得起恩师,对得起梅派艺术。”

 

胡文阁的身边,还站着11岁的巴特尔,有人称他为“最小的梅派弟子”,他管梅葆玖叫“师爷爷”,正准备拜师胡文阁。胡文阁说:“我希望他好好练功,好好学文化,好好学做人的道理,就像老师教我的一样,学好戏,做好人,把男旦艺术传下去。作为一个好演员,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高的艺德,这是老师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

 

七天三千多人灵堂吊唁梅先生

 

自从梅葆玖先生发病住院,一直到今天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就一直忙里忙外事无巨细地操劳着。昨天下午,他就先到八宝山殡仪馆看了场地,并把刚刚印制好的上千本精美的梅葆玖先生画册送到现场,准备今天上午送给每一位到场吊唁者。

 

李院长告诉记者,从4月26日到5月2日的七天时间里,粗略统计,大概有三千多人到北京京剧院的梅葆玖先生灵堂前来吊唁。其中既有梨园行、文化界的艺术家,梅先生的朋友、弟子,也有热爱京剧的戏迷票友。让他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耳背眼花,步履蹒跚,一个人坐了四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来到北京京剧院。“老人告诉我们,她就是来看看梅先生的。像这样的人有很多,特别让人感动。昨天下雨,以为人会少一些,没想到,还是有很多人前来吊唁和送别梅先生。”李恩杰说,“梅先生的家传和他个人的威望与艺术都令人尊敬,他的为人中正平和,待人诚恳,不管是跟他合作过的人,受过他指点教育的人,还是只有一面之交、甚至只是在电视上看过他表演的人,都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

 

北京京剧院这几年举办“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李恩杰院长陪伴着梅葆玖先生,登上了美国两大表演重地——林肯中心与肯迪尼艺术中心的舞台,将梅派艺术再一次带到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李恩杰院长表示,目前北京京剧院正在准备11月将在保利剧院上演的、梅先生最钟爱的作品《大唐贵妃》,“我们一定要努力让这版演出比当年的更加精彩,完成好梅先生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