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白先勇:文化交流是打破隔阂最好手段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4-25 10:17:02 | 来源: 人民网 |
著名作家白先勇4月23日在香港拔萃女书院与来自两岸和香港的年轻学生分享写作经历。他说,当今年轻人应该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层的了解。
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年近八旬的白先勇仍然一脸兴奋。他说,自己大学时主修外国文学,随后又在美国任教、定居。但多年之后,仍然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皈依感,渴望一种回归。
2014年,已经离开教职20年的白先勇重回台湾大学,开设了“文学表现与历史情境——《红楼梦》导读”课程,就是为了让年轻人重新接触经典著作。
“对中国文化,我一直有很深的关切、焦虑和期望。”白先勇说,自19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处于弱势,几乎“一蹶不振”。20世纪初,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局势动荡不安,传统文化难以复兴。
白先勇认为,21世纪应该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最好契机。“现在我们有了经济基础,社会稳定,年轻人也开始在内心追求文化认同,因此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建设。”
怀抱这一念想,十多年前,白先勇用他最爱的昆曲做“敲门砖”,把传统文化重新带进年轻人的视线。他和苏州昆剧院联合打造了更贴近年轻观众的“青春版”《牡丹亭》,把昆曲的“情”和“美”展示在无数年轻观众面前。
如今,白先勇依然活跃在两岸文化舞台上。谈到不同地域年轻人之间的隔阂,他说,两岸三地同根同源,希望年轻人之间多接触、多交流、多了解,因为“文化交流是打破隔阂最好的手段”。
(据新华社香港电)
新闻推荐
- 竞争力领跑全球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近万亿元2025-09-26
- 4.8亿元补贴来了!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启动2025-09-26
- 香港再次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2025-09-26
- “精彩青岛我来了”两岸媒体青岛行 从服装智造到高铁装备 见证大陆硬核实力2025-09-26
- 跆拳为媒牵两岸 文脉共情聚同心——2025年海峡两岸青少年跆拳道公开赛侧记2025-09-26
- 四十载艺术积累 非遗传承人杨惠姗琉璃马新作在沪全球首发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