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来宾汇聚李庄 共叙文化抗战情谊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9-23 16:43:10 | 来源: 新华网 |
“学研医工理法,建筑文化后方!海外来宾家家串,龙门镇里夸炎黄……若同济,英长在;如李庄,国不亡。”随着两岸100多名中学生共同朗诵《李庄赋》,“同根同源两岸情·文化抗战李庄行”活动在四川宜宾李庄拉开了帷幕。
22日,200多名两岸来宾汇聚文化抗战古镇——李庄,共同参加为期四天的“同根同源两岸情·文化抗战李庄行”活动。开幕式上,两岸来宾共同欣赏了川剧变脸、具有李庄意蕴的歌舞以及歌曲《龙的传人》。另外,两岸书画家还交换了书画作品。
据介绍,本次活动邀请两岸来宾共同参观体验李庄文化抗战遗址、观赏海峡两岸文化抗战书画展。交流期间还将举办海峡两岸李庄文化抗战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等活动。
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文化机构内迁至李庄。李济、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等专家学者当时云集李庄,使李庄成为抗战时期与成都、昆明、重庆齐名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表示,“同根同源两岸情·文化抗战李庄行”活动在抗战胜利70周年举办,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给两岸同胞一个共叙情谊的交流平台。
“抗战期间,李庄用开阔的胸襟接纳了很多文化机构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凸显了四川抗战大后方中文化抗战的重要作用。”晏永和表示,这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四川,了解宜宾,了解李庄。
“‘文化抗战李庄行’活动不仅展现了历史上李庄的特殊地位,也彰显了抗战期间中文化的力量。”中国国民党原副秘书长张荣恭指出,李庄的抗战精神是多重的,是强大的。李庄的历史也证明中华文化是凝聚整个民族的主轴。“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当然应该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加强交流,共同发展,共享繁荣。”张荣恭说。
84岁的台湾老人陈克谦是第一次来到宜宾李庄。本次海峡两岸文化抗战书画展中有他的作品。站在自己的书法作品前,“中华文化是优秀的,有能力融合大家的不同意见。”陈老自豪地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在宜宾举办这次书画展,可以让两岸文化相连,心意相通。(记者刘慧余里)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