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架桥下的春天 演绎不同的精彩

台湾高架桥下的春天 演绎不同的精彩

宜兰东门观光夜市位于宜兰东港陆桥下。
 

台湾高架桥下的春天 演绎不同的精彩

台北市建国高架桥下的花市。李芳 摄
 

为改善拥堵的交通,桥在岛内随处可见。但台湾的桥不是一座冰冷的建筑,它除了连接不同的区域外,还连接着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在这里,白天与黑夜、工作日与双休日,皆演绎出不同的精彩——

 

每到周末,台北市建国高架桥下总是人来人往。周一至周五,桥下是停车场;而周六、周日则变身花市,上百位商家会带着自家的花卉苗木聚集于此,一番布置之后,让这里成了一个大花园。

 

记者走进一个叫“蒲田”的摊位,只见摆放的植物造型独特,其根部皆被水草包裹呈球形,或吊于半空,或置于花架上。不要小看这个水草球,它可是老板娘精心设计的。

 

“台湾今年夏天特别热,不光人难受,植物也不好过。水草球既能降温滋养植物,又省去了花盆所占的空间,深受许多居住在小面积空间里的年轻人喜爱。”老板娘坦言,水草球的设计看似简单,却是试验了很多次才成功的,而制作水草球的过程只能靠手工完成,因此周一至周五根本没时间去别处摆摊。不过,看到水草球在周末热卖的场景,老板娘内心还是甜滋滋的。

 

另一家卖鸡蛋花的摊位上,摆放着整个花市唯一的一盆粉彩大朵鸡蛋花,老板为这盆花取名“梦幻”。因为颜色特别,经过的人几乎都会驻足询问。然而,问过之后,一盆800元(新台币)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除此之外,也有人因花盆大、占空间而放弃购买。对此,这位老板却很豁达:“花都是在这里等待有缘人的,慢慢来。”

 

当然,也有不少人不买花,却喜欢在花市里转转。年事已高的陈老伯坐着轮椅逛花市,保姆在身后推,老伯捧着杯花茶,边喝边逛,好不惬意。人群中,不时走过牵着孩子的夫妻,他们特地到花市教孩子认花,看着形状各异的盆栽、花卉,听各家老板说心得体会,这比去植物园还有趣。

 

夜市搬进来 拉近邻里心

 

在建国花市,极少听见老板的吆喝叫卖,但在位于宜兰东港陆桥下方的东门夜市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东门观光夜市原本是三角公园,之后随着东港陆桥的扩建,夜市渐成规模。在这里,白天可见汽车自由穿梭往来,夜晚则摆起各式各样的摊位,满足你对吃、喝、玩、乐、购的需求。在周末的夜晚,东港陆桥下更是人头攒动,成为宜兰市区最热闹的地方。

 

东门夜市靠近宜兰火车站和几米广场,绝佳的地理位置带来超高的人气,而每一道小吃也不辜负来到这里的人,随意在一个摊位停留都是不错的体验。

 

嘟好烧是一种拥有百年历史的古早味小吃,外皮以面粉加蛋揉制而成,内馅则是由芋头、花豆制成。传承三代,老板还是坚持现揉现炸,在制作过程中还会一边介绍产品,一边热情回答客人问题,吸引了不少饕客。

 

卖鱿鱼羹的老板也有自己的坚持。摊位里座位有限,但老板坚持不做外带,客人只能排队或是绕一圈再回来吃。他希望客人在火候最佳的时候品尝到美味,而外带的过程会影响各种食材的口感。不少人建议他开家鱿鱼羹店,招揽更多客人,但老板就是喜欢夜市的气氛。“在这里,我不用为店租发愁,又可以和不一样的人打交道,很有意思。”

 

东门夜市虽为观光夜市,但不少周边居民也喜欢这里。他们都是夜市的常客,看到他们,老板就知道要准备什么食物,外带还是堂食。闲话家常间,一道道美食早已就位,暖了食客的胃,也拉近了邻里的心。

 

今天的都市,水泥高架桥随处可见。如何让一座冰冷的建筑,既物尽其用,又连接起彼此的心?台湾独特的高架桥文化,或许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采访手记>>>

 

让冷建筑暖起来

 

鸟瞰台北,会发现这是一个被桥环绕的城市。曾有一名建筑师说,环环相扣的高架桥将台北穿肠破肚,切得支离破碎。放眼岛内其他地方,情况似乎也差不多。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近年来台湾在进行桥下空间规划时,打破了原本作为停车场或是出租车休息站的单一功能,增加了桥下空间的复合性功能。周末繁荣的花市在平日只是安静的停车场,夜晚喧闹的夜市可能在白天是菜市场,篮球运动场也会时不时办起公益活动……

 

另一方面,台湾的桥下空间功能也被严格界定。新生高架桥的运动场采用企业认养机制,但台北市严格限定即使是认养企业也不能在这个场地从事商业活动,更不得向市民收取任何费用。

 

如此,桥不仅连接起不同的区域,也连接起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情感。(福建日报驻台记者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