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会筹备工作挑战多 愿与北京加强交流

海峡飞虹报道(驻韩国记者 安光浩):第23届冬奥会将于2018年2月在韩国江原道平昌举办,为了解目前的筹备进展,记者走访了江原道。

 

江原道位于韩国的东北部,东边靠海,森林资源丰富,以自然环境优美而闻名。每到冬季,这里的积雪量可达到几十厘米,是韩国国内冰雪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成功申办2018年冬奥会之后,场馆建设、道路开发等筹备工作在这里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为承办冬奥会,韩国共投入8063亿韩元的财政预算,约合人民币44亿2400万,其中国家财政占75%,地方财政占25%。据平昌冬奥会组委会介绍,2018冬奥会共设12个场馆,其中雪上项目场馆7个,冰上项目场馆5个。目前正在新建6个场馆,维护扩建2个场馆,其余4个利用现有的场馆,现在整个工程进度已经达到30%左右,计划到2017年末全部完工。

 

冬奥会场馆建设技术含量颇高,而且建设过程中还须通过国际联盟的数次检验,所以工程承包方的压力非同一般。在冬奥会各场馆建设中,雪橇比赛场馆是难度最大的工程。平昌雪橇场馆建设工程负责人崔太曦介绍说:“这是在物理、设施、技术方面难度最大的场馆,是世界上第26座雪橇比赛场馆,而之前建的场馆设施中有6个已经关闭。因为赛道是由冰块组成,电费和维护管理费用太高,也需要很高的技术。我们为了节约费用,开发了新技术提高性能。另外,我们接触冬奥会才知道赛道路线须得到奥委会的认证,所以赛道设计师非常重要。接着还要得到赛道的认证,而赛道是非定型的,开工之前需接受施工能力测试,还有自有设施的认证。其他设施可能需要几次的检查,而我们这个设施的检查非常挑剔,因为赛道没建好的话会导致选手受伤甚至死亡。场馆建设预计12月份完工,到明年3月份国际联盟选拔104名选手到场馆进行最后的测试,通过了才能拿到合格证书。经过这些复杂的过程才算建完场馆。”

 

要举办冬奥会,场馆建设必不可少,而所有场馆建设都和雪橇场馆一样需经过层层检验和测试,这对于没有冬奥会场馆建设经验的施工方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而这些问题恰恰就是中国将在筹备冬奥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江原道冬奥会本部雪上设施课长李奎郧表示:“竞技场分为雪上和冰上项目赛场。冰上赛场都有标准化规格,但雪上赛场并非如此。相关协会和联盟派人来实地考察,可以说设计图就在他们的大脑里。所以他们每次来检查的时候都会有变动,没有一个是确定下来的,直到完工为止随时都会变。例如滑降赛场,它没有固定的坡度、滑降幅度等规格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最大高度差为800米以上,其余的弯道、坡度、滑降幅度等规格都在他们头脑里,所以即使我们把树木都砍掉建赛道,只要他们觉得不合适就得重新做,下次再来时又要求增加坡度,还得进行修整。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应对无数的变动,会发生数十次未曾预想的变化。另外,韩国对民怨特别敏感,在砍伐树木许可等环境问题方面有过相当大的争议,还需要解决搬迁问题。”

 

除了场馆建设之外,冬奥会结束之后如何继续利用场馆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江原道政府也是煞费苦心。江原道开发公社奥运会工作组课长崔日红说:“对于一般人来说使用跳台滑雪场有难度,所以我们在主赛场的旁边建了小型的滑雪跳台,供学生们体验,今后可用于培养体育新苗和举办社会活动。跳台滑雪场的场地设计为足球场,可作为高原训练场地来使用,位于海拔700米的球场有助于提高肺活量。此外,在越野滑雪射击场地建了高尔夫球场,春夏秋季作为高尔夫球场向大众开放,在下雪的冬季可进行国际赛事。那么越野滑雪场地和高尔夫球场怎么能够兼容的呢?其实比赛场地的赛道和高尔夫球车道是重叠的。”

 

场馆建设完工后,为了测试冬奥各项目的运作过程,还将进行测试赛,组委会目前正在策划28项测试活动。作为第一项测试赛,世界男子高山滑雪世界杯明年6月将在平昌举行。此外,为了交通便利,政府正在建仁川机场到江原道的高铁。平昌冬奥会组委会海外报道支援负责人李智慧介绍:“目前正在改造现有的仁川机场到元州路段,改造后可通高铁,元州到江陵段需要新设高铁,目前已完成44%的工程,预计2017年7月完工。经过测试后将正式运行,届时仁川机场到江陵最快110分种可到达。”

 

2018年平昌冬奥会结束后,很快就会迎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对于这个身边的邻居顺利申办冬奥会,江原道知事崔文洵也表达了祝贺,并希望借此机会加强两国冬奥经验的交流。“首先祝贺中国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目前为止包括北京和我们江原道都缺乏冬奥会相关的基础、人才、技术、设施等,所以相互之间需要更多的交流。冬奥会从欧洲起源,以欧洲为中心发展下来,在东北亚地区并没有太好的基础。希望借着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我们的基础将更加牢固。”